首页 > 健康资讯 > 热点资讯 >

切莫跟风购买养生月饼

2015-09-24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
 
  中秋节将至,市场上月饼大战已硝烟四起。有市民反映,与往年情况不同,今年的月饼市场上出现了诸如螺旋藻月饼、西洋参月饼等打着“营养”旗号的新产品。对此,小编提醒消费者,“营养保健月饼”未必真有滋补效果,市民购买切莫盲目跟风。
 
 
  在政府出台月饼包装规定、打击奢侈之风后,“天价月饼”成为过街老鼠,逐步被平价月饼取代之后,尽管销量还过得去,但商家利润受到影响,急于想找到新的增长点。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众的健康意识逐渐加强,越来越多的人追捧绿色健康食品,也舍得为健康付出更高的价格,打着健康滋补的“营养月饼”则顺应而生。
 
  儿童酱油、养生茶叶、保健凉席……一系列新概念产品后,又推出了养生月饼,即便这些新产品不断被证伪,但是只要有需求,就一定有新概念产品推向市场,新瓶装旧酒的营销模式屡试不爽。
 
  所谓“养生月饼”,营养专家也说了,它的本质也只是在配料中添加了一些高档的营养成分,故而形成定价昂贵的“营养月饼”。但是,公众难免有一些疑问,其所标注的产品原料螺旋藻、西洋参、鲍鱼等成分,是否果真含有?这些成分要是果真搭配在一起,安全是否能够保证?很显然,答案都是否定的,专家说了,“营养保健月饼”多是概念炒作,未必有滋补等效果。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时,显然还需要睁大眼睛分辨,切莫跟风攀比。
 
  9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新《广告法》第十八条规定,保健食品广告不得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不得声称或者暗示广告商品为保障健康所必需等内容。虽然类似的概念月饼是否违反了该条款尚待查证,但既然存在误导甚至成为特定患者的“健康杀手”等风险,则至少说明这类月饼打了法律“擦边球”。
 
  讲究养生和看重商品质量,是消费者的一贯心理。商家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本也无可厚非。但月饼就是普通的传统食品而已,无论穿上啥样的“马甲”,也都改变不了真相,对此公众要有清醒的认识。此外,有关部门还是加强对月饼的监管,不仅要保证安全,更要保证不虚不假,保证表里如一、宣传与实际相符。

病友热聊

我要提问
查看更多>>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