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概念
2015-10-23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白血病俗称“血癌”,其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最凶险、病程发展最迅速,致死率很高,其特点是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有大量白血病细胞无限制地增生并进入外周血液,而正常血细胞的制造被明显抑制。
该病居年轻人恶性疾病中的首位,病因至今仍不完全清楚,病毒可能是主要的致病因子,但还有许多因素如放射、化学毒物(苯等)或药物、遗传素质等。我国关于白血病的治疗,基本是通过化疗来杀死病人体内的癌细胞。对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临床也尝试用化疗药物来杀死白血病细胞,结果发现,被杀死的白血病细胞会释放出一种物质,从而引起并加重患者的出血。
从前,国际上关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简称APL)的主流方法是化疗,但死亡率较高,效果不够理想。上世纪80年代,由中国学者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使用全反式维生A酸诱导分化治疗APL,并获得了成功。目前维A酸(ATRA)诱导分化疗法主要用于APL,并已开始尝试于其他类型的AML及一些实体瘤维A酸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与化疗药物不同,它通过促进APL细胞的分化纠正出凝血机制的异常,避免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和诱发DIC的可能,使白血病的治疗出现了重大的突破,使APL的预后大为改观。但只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几个月后就会复发,所以研究者们依然在继续寻找其他可能有效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