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疾病关注 >

做了胃镜为什么还会出现胃癌漏诊?

2016-09-20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

  胃癌诊断的首选方法为胃镜直视下识别及活组织病理学检查。但在国内外的临床工作中,大量胃癌患者尤其是早期胃癌被漏诊或误诊,日有研究认为胃癌的漏诊与胃镜操作医师的临床年资及经验直接相关,胃镜操作年数未满10年者的胃癌漏诊率为25%,10年以上者的漏诊率为20%。

  我国缺乏胃癌普查筛选制度,胃癌临床诊断主要依靠患者门诊就诊检查,如果门诊接诊医师缺乏胃癌专业知识,往往仅作临床对症处理而不予以胃镜等关键性检查,易导致漏检。

  而胃癌的形态表观多种多样,即使患者接受了胃镜检查,亦常可导致漏诊,原因包括:

  (1)目前我国众多医院在胃镜检查术前使用祛泡剂或药物祛泡效果较差,胃镜下无法清晰展现全胃黏膜;

  (2)胃镜操作者缺乏对胃癌形态表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认识,以致识别能力不足而导致漏诊;

  (3)由于病人多,胃镜医生对全胃观察不细致或注气不充分,不能对胃粘膜作地毯式扫面观察,尤其是胃体及贲门部未作全方位的暴露性观察;

  (4)胃镜下病灶活检钳使用不规范,取检不准确,导致活检病理检查未被证实胃癌,部分临床医师以及胃镜操作者未能坚持再次活检,或者再次胃镜活检取材仍未取到癌组织而误诊为良性病变,且内镜医生和病理医生缺乏沟通;

  (5)除前述漏诊原因外,缺乏规范化的定期复诊和内镜复查的检漏制度是目前我国胃癌临床工作中亟需改进的重要环节之一。

  培养一支技术精良、熟知胃癌各种形态及特征的专业队伍,特别是内镜操作者队伍是胃癌检漏工作的关键。胃镜检查前去泡剂的使用不规范,和检查中即时冲洗不到位,如胃腔内仍有少量泡沫尤其是积聚于胃体底部时,应随时注入二甲硅油或西甲硅油和(或)糜蛋白酶混合液即时消泡,从而确保胃镜下视野清晰。由于胃癌组织分布的不均一性以及病灶表面常有组织坏死或糜烂,给胃镜钳取的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带来困难或误导。为提高胃镜活检取材的准确性,发现胃癌疑似病灶时,应用色素染色技术可有效凸现病灶表面性状。观察病灶的组织结构并作靶向取检,可有效提高胃癌病理学诊断诊断率。

病友热聊

我要提问
查看更多>>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