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可怕吗?化疗到底要不要做?肿瘤医生讲解关于化疗的
2018-08-02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作为某三甲医院肿瘤科的临床4年的医生,来谈谈那些肿瘤科的事情。
其实,因为肿瘤的高发和频繁,现在很多人身边都能接触到肿瘤患者,所以对肿瘤科的了解并没有前几年那么闭塞,很多医学上的知识也接触的比较多,碰到有些带肿瘤长期生存的病人,甚至可以和医生聊起肿瘤指标物和一些基础常规的检查标准。这也让很多医生感到欣慰,毕竟无知带来的是更多的屏障。
今天要来说说的是关于肿瘤临床上关于化疗的认知。其实不能说所有的肿瘤患者,大部分人对化疗的认知都是有偏差的,包括患者家属。
作为临床医生,经常需要和主任医生确定某一位肿瘤病人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和后续的放化疗。而主任医生一般很少会有机会和病人沟通治疗方案,这样的事情一般由我们这些经验稍显不足的一生代劳。
我不止一次的在和患者或者患者家属交流过程中接受到拒绝化疗的信息。或者他们并不是放弃你们制定的化疗方案,只是单纯的对化疗这件事抵触而已。
有好些病人家属甚至还对医生说,除了化疗,其他治疗我们都配合,因为化疗太痛苦了,化疗会致死的。
作为医生,既有对患者不了解医学知识的无力感,也有对患者的同情。须知,化疗目前仍然是国内外治疗肿瘤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化疗无用论和化疗致死论都是对医学知识的无知,也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
更况且,化疗是一件极其考量患者毅力的治疗,化疗是否成功,除了药物是否有效之外,最重要的还是病人的配合,家属的支持以及两者情绪的稳定。
临床上有大量的案例显示,拥有积极心态的患者对化疗的接受度更高,治疗的效果当然也更好。有些人可能会说,作为医生为何这么迷信,这并不是迷信,疾病虽然长在身上,但是我们在学习医学知识的时候都会被灌输“同理心”这样的概念,即要求医生在治疗病患的过程中,痛患者所痛,感患者所感,这样其实是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的。
同理,对于患者而言,也应该从心理上做调整,良好的情绪是治愈疾病的第一步,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