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的威胁有时比死亡的威胁更甚
2019-07-16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朱博士说,癌痛治疗反映了医疗观念更新的速度、技术更新的速度,基本宗旨就是要帮助患者树立生活信心。国内外临床实践证明,只要严格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癌痛三阶梯治疗方案,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进行规范的个体化治疗,85%癌症患者的疼痛可以得到有效缓解,75%以上晚期患者的疼痛可以解除。中晚期癌症患者完全可以摆脱疼痛的折磨,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得有尊严、有质量。
国际卫生组织的专家认为,癌痛是最为复杂的疼痛问题,由于癌症病程的进展,其所导致的疼痛也会发生变化,疼痛也会因为身体结构和器官功能障碍而变化。对癌痛的处理如同对癌症的处理一样,不是用几片止痛药那么简单,而是需要综合治疗,即根据癌痛患者的机体状况,疼痛的不同程度、性质及原因,合理地、个体化地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目的是尽可能缓解癌痛及其并发症,提高患者接受抗癌治疗的依从性,最大可能地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
据了解,影响癌痛治疗的另一主要原因是大家普遍存在的对阿片类药物的“成瘾恐惧”,患者宁可强忍疼痛也不敢用药止痛。实际上,临床研究发现,阿片类药物在规范化使用情况下,疼痛病人出现成瘾的现象极为罕见。全美的一项调查显示:一万余例用阿片类药物治疗数周至数月的病人中,仅22例发生精神依赖,而这些病人都曾经有药物滥用史。另外11882例用阿片类药物治疗的住院病人中,仅有4例产生精神依赖。朱博士说,吗啡是最常用的癌症止痛药,副作用小,止痛效果好,只要规范用药,不会上瘾。不少医生把杜冷丁用于癌症止痛,这是错误的。杜冷丁主要用于创伤等一过性急性疼痛的治疗,但用于癌症患者,会在短时间导致血液中药物浓度升高,反复使用,几乎百分之百成瘾。
■合理规范用药不会让患者成瘾
如果控制了疼痛以及由疼痛引起的生理功能紊乱,如改善心理功能状态,改善睡眠,减轻焦虑,就是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这也是癌痛治疗的一个重要成果。第九届世界疼痛大会提出了“疼痛是一种疾病,而不仅仅是一种症状”的新观念。
有数据显示,伴有明显癌痛的肿瘤患者,患焦虑症或抑郁症的概率是无癌痛肿瘤患者的两倍。患者不仅身体上承受着巨大疼痛,而且不断加重的疼痛往往还给其“病情复发或不断加重”的不良暗示。许多患者和家属认为癌痛是肿瘤进入晚期的标志,是癌症治疗无效的特征,加之此时患者由于癌痛而进食差、乏力、活动受限、难以入眠,导致患者和家属悲观、绝望,丧失了对抗癌症的信心,放弃了积极的治疗。身心的双重折磨,将严重降低患者机体功能,影响抗肿瘤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进而使病情加重、疼痛加剧,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最终使患者生存期缩短。
目前,大家对肿瘤的治疗非常重视,手术、放疗、化疗等一切治疗手段,能上的都上,有的甚至过度治疗。但对于癌痛治疗重视不够,认为肿瘤治好了,自然就不疼了,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朱博士说,如果只是从暂时止痛的角度来看,疼痛治疗似乎只是一种权宜之计,而事实上,癌症患者中50%有中度或高度抑郁症,30%有较严重的焦虑症,59%想到过自杀。而导致患者出现明显心理障碍甚至产生自杀想法的最主要原因,就是长期持续的、难以忍受的癌痛。
■癌痛和肿瘤应当同步进行治疗
“如果没有经历过,一般人根本无法想象那种痛苦。”朱博士说,“癌痛带给患者的不仅是躯体上的痛苦,有时还是人格尊严的丧失。我不止一次地看到病人疼痛时满地打滚,有的病人甚至跪着求我‘让我快点死吧’。”癌痛影响的不仅仅是患者自己,还有他们的家人。癌痛已经成为一个引起世界性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在1982年提出了《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并希望到2000年能够实现消灭癌痛的目标。我国积极响应这一号召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成立了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调整麻醉药品的供应政策等等。应该说,我国的疼痛治疗与起步阶段比较,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和实际需求相比仍有巨大差距,我国七成以上的癌痛患者没有得到规范的止痛治疗,其主要原因是许多癌症患者和医护人员在观念上存在误区。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新发现的癌症患者约有700多万人,其中50%的癌症病人有疼痛症状,70%的中晚期癌症患者认为癌痛是主要症状,30%的癌症病人有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我国最近的调查也表明,全国每年新发癌症患者约180万,其中62%伴有疼痛,中晚期患者中 70%-90%会经历疼痛。持续存在的严重癌痛是导致患者产生抑郁的主要原因,有自杀倾向的癌症患者80%与严重的疼痛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