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癌症种类 > 肠癌 > 肠癌症状 >

肠息肉尽早切,阻断癌变!

2021-06-30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
  肠息肉就是肠道黏膜上所有隆起性病变的总称,通俗地说,就是肠道上长了一些肉疙瘩。人体的整个消化道都是息肉的生长地,其中结肠和直肠息肉最多。
 
  据统计,人到中年,大约10%~30%的人都会长肠息肉。
 
  都说肠息肉是肠癌的前身,那长了肠息肉是不是意味着肠癌就要找上门了呢?从肠息肉到肠癌,究竟有多远?
 
  肠息肉≠肠癌
 
  我们首先要明确,肠息肉不等于肠癌。肠息肉可以分为好几种类型:炎症性、增生性、腺瘤性以及非腺瘤性。
 
  炎症性的息肉一般是由炎症刺激所引起的,在炎症治愈以后息肉也会随之消失。
 
  其他几种息肉则会慢慢变大,在肠道内有害物质的刺激下,就有可能发生恶化,其中恶化可能性最大的是腺瘤性息肉。
 
  为什么会长肠息肉?
 
  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说法,大致与以下因素相关:
 
  一、饮食习惯
 
  爱吃高脂肪、高蛋白的人长肠息肉的几率高于常吃蔬菜水果的人。
 
  二、遗传因素
 
  肠癌患者中,至少有10%的患者具有家族患癌病史。家族成员中患有腺瘤性息肉的,其他成员长肠息肉的可能性也会明显升高。
 
  三、胆汁代谢紊乱
 
  胃十二指肠溃疡行胃空肠吻合术以及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胆汁的流向和排出时间发生改变,大肠内胆汁酸的含量增加,胆汁酸以及胆汁酸的代谢产物脱氧胆酸、石胆酸都有可能诱发肠息肉。
 
  四、肠道炎性刺激
 
  结肠黏膜的慢性炎症病变是导致炎症性息肉发生的主要原因,使用刺激性泻药也会刺激肠黏膜,从而导致息肉的产生。
 
  五、肠道微生态失衡
 
  如果肠道内的益生菌减少,致使病菌增加,就容易引起慢性炎症,继而产生肠息肉。
 
  六、长期久坐不动
 
  久坐会影响肠胃的蠕动能力,肠胃的动力不足,粪便等有害物质就在肠道内停留得越久,对肠道的刺激就越大,越容易长出息肉。
 
  发现息肉怎么办?
 
  当发现肠息肉时,医生一般会在内窥镜下用圈套器割除,或以电灼、激光的方式来治疗。具体治疗方案视息肉的大小、多少、有无并发症、病理性质等决定。
 
  直径较小的息肉一般在检查中摘除并送病理检查;
 
  炎性息肉,炎症刺激消失后便会自行消失,可以不进行处理;
 
  增生性息肉症状不明显,也无须特殊治疗;
 
  直径>3cm的腺瘤应手术切除;
 
  已经有癌变或者可能产生癌变的息肉,需要马上进行治疗。
 
  如何预防肠息肉
 
  一、定期体检
 
  从息肉到癌变,一般需要5~15年,只要在这一过程中及时发现切除,就可以阻断息肉癌变的进程。
 
  因此,40岁以上无症状的人群,要定期进行肠镜检查;有肠癌家族史、经常食用高脂肪、高蛋白、肥胖、不爱运动的人群,也要定期做肠镜检查。
 
  二、多做运动
 
  要避免久坐,加强运动,促进胃肠道的蠕动能力,及时将肠道垃圾和毒素排出体外。
 
  三、定时排便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减轻肠胃负担,保持体内消化系统的良好规律。
 
  四、多吃蔬菜
 
  尽量少吃红肉等亚铁血红素含量高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瓜果。

病友热聊

我要提问
查看更多>>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