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癌症种类 > 胃癌 > 胃癌病因 >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怎么形成的?一定会癌变吗?

2021-11-30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
  慢性胃炎是消化科十分常见的疾病,人们总说“人吃五谷杂粮,有点胃病是难免的”,因此对普通胃炎是见怪不怪了。但是,这其中有个例外,若是听到患了慢性萎缩性胃炎,那可要大惊失色了,因为这种胃炎常常与胃癌联系在一起,属于所谓的“胃癌癌前病变”。
 
  那么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怎么形成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一定会变成胃癌吗?
 
  什么是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继而出现上皮内瘤变的胃炎类型。有些人以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就是胃萎缩了,其实不是这样,而是胃黏膜的相关病变。
 
  主要症状包括上腹隐痛、腹胀、嗳气、食欲减退等,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相似。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成因有哪些?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比较复杂,一般认为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遗传、饮食习惯、免疫力等因素有关。
 
  目前普遍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长期的Hp感染会导致胃黏膜的炎性反应,从而引发胃黏膜萎缩、肠化生等症状。
 
  饮食习惯是另一大影响慢性萎缩性胃炎风险的因素,长期食用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及爱喝浓茶、烈酒、咖啡等习惯都可能导致胃黏膜损伤,反复的损伤-修复就可能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会癌变吗?
 
  慢性萎缩性胃炎确实有癌变的概率,但临床上只有极少数慢性萎缩性胃炎最终会发展为胃癌。
 
  而且从慢性萎缩性胃炎发展到胃癌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呈现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这个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只要经过及时的治疗和定期复查,完全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较早期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还可以逆转为浅表性胃炎,甚至完全治愈。
 
  因此,即便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也不要惊慌,正确的做法是及时治疗,并改变一些不利的生活习惯,从而争取最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慢性萎缩性胃炎如何处理?
 
  1.及时有效治疗
 
  确诊慢性萎缩性胃炎,首先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并根除幽门螺杆菌。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如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等,应及时在内镜下手术治疗。除了西医疗法,也可采取中医药调理的方式。
 
  2.改变饮食习惯
 
  新鲜的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保护胃黏膜、改善胃黏膜腺体萎缩很有益处,因此应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同时还应多吃鸡蛋、奶制品、鱼虾、瘦肉、禽肉等优质蛋白质,饮食保证清淡、营养,尽量不吃刺激性食物。
 
  3.定期复查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要根据医嘱定期复查,检查胃黏膜状态,防止进一步演变。
 
  通常建议慢性萎缩性胃炎不伴肠化生或异常增生的患者应每1~2年复查胃镜;
 
  中度以上萎缩或伴肠化生者每年复查胃镜;
 
  轻度异常增生需每半年复查胃镜;
 
  重度异常增生继续立即进行病理活检,并在内镜下对病灶进行处理。

病友热聊

我要提问
查看更多>>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