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CT有特点
2009-07-24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鼻咽癌(C)在我国南方多见。因部位深在,呈浸润生长,有重要血管神经相邻,病理上又多属低分化鳞癌,颈淋巴结转移早且转移率高,致使手术治疗方式受到限制。C对放射线较为敏感,因此放射治疗是C的主要治疗手段。放射治疗主要根据影像所显示的病灶范围设野。在我国临床上C的影像检查,首选CT。所以,详细探讨C的影像学特点,有重要意义。我们收集经病理活检确诊的C69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23例,年龄20~70岁,平均45.6岁。62例(89.9%)为低分化鳞癌,2例为高分化鳞癌,泡状核细胞癌和未分化癌各2例,低分化腺癌1例。颈部可扪及肿大淋巴结者55例。<lt;鼻咽癌的十种诊断方法
经认真研究,我们最终得出以下结论。C可累及鼻咽腔的各壁,患者就诊时常已有多处浸润,难以明确其始发部位。文献报道C中顶后壁与侧壁同时受累多见(占35%以上),其中既有原发于顶后壁向咽隐窝浸润者,也有原发于咽隐窝向顶后壁浸润者,故C发生最多的部位为顶后壁与侧壁。本组资料显示所有病例均鼻咽侧壁或顶后壁或两者同时受累。
咽旁间隙为咽肌与咀嚼肌之间的三角形纤维脂肪间隙,解剖上,广义咽旁间隙内有三条筋膜将其分隔为三个腔隙,在影像上将第三个腔隙独立称作颈动脉间隙。因此,狭义的咽旁间隙指的是前两个腔隙。C早期易向黏膜下浸润,突破咽颅底筋膜后,向咽旁间隙侵犯,为C最易累及的部位之一。咽旁间隙受累主要表现为间隙移位、变窄、模糊或消失。由于多数筋膜不能显示,因此,当咽旁间隙变窄,尤其是肿块向咽旁间隙突出时,不能区分是肿瘤侵犯还是肿块压迫。所以,将咽旁间隙表现分为正常、变窄和消失三种情况来研究较为客观。本研究咽旁间隙正常10例,占14.5%;咽旁间隙变窄47例,占68.1%;咽旁间隙消失12例,占17.4%,其中9例可见肿瘤已突破咽旁间隙侵犯颞下窝。
在大体解剖中,茎突内方,咽旁间隙之后有颈动脉鞘及颅神经、神经节等结构。CT扫描中此处为一条片状中等密度影,其中杂有较多的点状及条状低密度(脂肪)结构,称为茎突内侧软组织(简称茎内软组织)。它与颈前诸肌、颈椎和髁状突之间均可见一薄层低密度(脂肪)相隔。茎内软组织增厚表现为原有的小点状及条状低密度结构消失,颈内动静脉显示不清,呈一片密度增高且均匀的阴影,严重者其与颈椎及髁状突之间的低密度间隙消失。本组茎内软组织增厚致密41例,占59.4%。研究报道放疗前C侵及茎内软组织时,经放疗后茎内软组织增厚致密虽较放疗前有所减轻,但恢复较慢,有部分病例始终无法完全恢复,并且很容易在该部位复发;而放疗前茎内软组织未受累时,放疗后其发生改变的可能性较小。所以,在放疗前设野时一定要注意该处是否受侵。
曾有学者将C侵犯鼻腔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游离突入型(EP),代表鼻咽部外生性肿瘤的游离缘向前突入鼻腔,鼻腔黏膜完整;另一种为黏膜浸润型(MI),代表鼻咽肿瘤侵袭到鼻腔黏膜,通常认为后一种类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鼻腔侵犯,并且MI放疗后肿瘤残留率、局部复发率高于EP,5年无瘤生存率低于EP。但单从CT表现上难以准确区分EP或MI。
(编辑:彭轩钰)收 藏 到 网 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