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放射性脑病误诊1例
2009-07-24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鼻咽癌放射性脑病发生率较低,尤其广泛脑损伤者更少见。现报告曾被外院误诊为脑干转移的广泛性放射性脑病1例。
患者,女,63岁。因右耳鸣、听力下降10个月,右侧头痛逐渐加重8个月,门诊检查发现鼻咽右顶前壁结节状肿物,咬检病理为“低分化鳞癌”,鼻咽CT示“右侧破裂孔区骨质破坏”,诊为鼻咽癌T3NoMo收入院。
放疗后肿瘤全消,住院期间患者血压105/60mmHg。患者偶有上、下肢麻木,出现颞枕部隐痛,短暂复视,行脑MRI检查:左侧颞叶体积稍大,内有等T1长T2信号,考虑为放射性脑病,给予脱水处理后好转。
患者出现头昏、视物模糊、声哑、呛食水、不能站立行走,神志尚清,于外院行脑MRI检查示:脑干肿物。考虑转移,拟行放疗,患者拒绝,转来我院。
查体:血压80/55mmHg,呈贫血貌。MRI显示:脑沟回、脑膜与大脑皮层间距变宽,小脑萎缩,双侧颞叶体积明显缩小,内部密度不均,T1权重象可见小片状强信号,脑干可见T1权重象强信号。考虑为放射性脑病。给予激素、输血、细胞色素C、VitB1、VitB12、扩张血管药物等支持营养治疗,患者病情好转,临床表现明显改善,呛咳、音哑消失,可以下地走动。
鼻咽癌放射性脑病发生率为0.9%~1.03%,目前考虑耳前野剂量大于60Gy、再程及低分割放疗是放射性脑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其发生机理:
一:放射线对神经组织的直接作用,引起神经细胞脱髓鞘、变性、甚至死亡;
二:作用于小血管内皮,产生肿胀、渗出增加、变性、脱落,小血管弹性下降,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进而引起脑水肿、缺血性退行性变,甚至坏死液化;
三:放射线对大血管的作用,如颈内动脉、椎动脉等,其退变硬化也是放射损伤的因素之一。
本例患者颅底接受放疗61天,患者有家族性低血压,住院及出院后一直处于贫血状态,对脑组织的放射耐受性、修复能力均不利。
从本例看出,放射性脑病发生缓慢,逐渐加重,说明血管因素是其发生的首要机制;如患者同时有低血压、贫血,会促进放射性脑病的发生,提示鼻咽癌放疗中给予神经营养药物可能会减少放射性脑病的发生。
另外,放射性脑病易与肿瘤转移相混淆。肿瘤转移一般发生于肿瘤未控、局部复发情况下,以骨、肺多见,多数于放疗后1.5年发生,脑干转移罕见,MRI T1权重象为低或等信号,增强后信号明显增加,给予激素等营养支持药物无效。本例如按转移给予放疗,会进一步加重病情,危及患者生命。
(编辑:彭轩钰)收 藏 到 网 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