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怎治疗恶性肿瘤
2009-07-28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肿瘤组织细胞比正常组织细胞对周围环境的变化更为敏感。直流电激活血管—一间质闭合电路,强制性地改变了肿瘤组织的微循环条件,产生一系列电生物化学变化,使癌细胞失去正常生存和增殖的必需条件,从而杀灭癌细胞,达到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而对正常组织无明显损坏,此法称电医疗法。 我国从1987年10月至今,引用Biormodetrom教授开创的电化学治疗新技术应用于临床,据1987—1997年10年的统计,共治疗了体表及体腔恶性肿瘤22种,国内156家医院治疗的8240例中,恶性肿瘤7642例近期有效率76.1%,良性肿瘤598例中近期有效率94.1%。我国在电化学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居世界领先地位。1998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三次国际生物闭路电路学会大会与第二届国际电化学治疗肿瘤学术大会。由于这项技术的开展,使许多中晚期无计可施的癌症患者获得了治疗机会,提高了生存质量,延长了生存时间,这是以著名胸外科专家辛育龄教授为首的电化学治疗体系对我国癌症治疗事业所做出的积极贡献。国家卫生部已将电化学治疗肿瘤新技术列为95期间10年百项推广技术的第三项。 一、电化学治疗的原理 电化学治疗系将特制的电极针按照特定的规律,插布于肿瘤组织的中央及其周围,然后连接特制的玲克BK92肿瘤治疗仪通电,形成生物闭合电场,产生局部电生物化学反应,改变癌细胞的增殖和生存环境,进而杀灭癌细胞。 实验研究证明,在电化学治疗的病变部位,正极释放出质子,H+在电场的作用下迁移、扩散,使PH值下降到1。处于酸性环境,使蛋白沉淀,产后酸性氯化血红蛋白,使组织变黑。产生的氢和氧,使靠近电极的组织有间隙,便于离子的运动。电化产生的新生态氯,对组织有生物效应。负极组织中的阴离子迁向阳极,H+由正极迁向负极,(OH)集中,使组织碱性化,PH值升至14,组织中的(H3O)+迁向负极。在电场作用下,带有剩余电荷的大小分子在电场中转移,不带电的分子在闭电路中运动。这样,造成正极脱水,负极水肿,脉管紧缩,激循环障碍,使电化区组织内水、电介质、酸、碱以及酶系统发生巨大变化,造成肿瘤组织细胞失去正常的生存条件。在高H十酸性的正极区域内,肿瘤组织细胞失去活力,散乱在周围组织中的肿瘤岛受到破坏。在电化学治疗中,正极PH8-10分钟即下降到2-1,负极区上升到12一14。 1.局部肉眼所见 (1)颜色:10分钟后见溃疡的肿瘤组织由樱红变为无光泽,30分钟开始萎缩,90分钟浅紫,120分钟深紫。肿瘤直径在3cm内者发黑。无破溃的肿瘤60一90分钟见肿瘤表面皮肤萎缩,触之有捻发感。 〔2〕局部排气排液:接受电化治疗的所有组织,局部均出现明显的排气液现象。治疗后5-10分钟开始,表浅的肿瘤比深部的肿瘤出现早。负极首先排出淡黄色气泡,随之正极排出少量白色气泡,二者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多,60一90分钟达到高峰,溃疡性肿瘤组织还可闻及大量似爆竹样声响,肿瘤组织则逐渐溶解。不管破溃或未破溃的肿瘤组织,均排出大量黑水,随之瘤体缩小。 2.病理形态学检查所见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对电化学治疗恶性肿瘤,进行了大量实验室及临床病理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大量可行性的科学依据。作者对36个恶性肿瘤电化学前后分别取样作病理观察结果:电化后两小时,间质充血水肿,癌细胞轻度肿胀,核无变化;20小时,大部分癌细胞明显肿胀,出现不同程度的空泡变性,部分癌细胞明显缩小,核染色凝聚,变化较重的出现核碎裂,并出现坏死后细胞残影;72小时,呈多灶性坏死区,病变组织与周围正常组织有明显的界线。 二、治疗方法 根据肿瘤生长的部位,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体表法和体腔法两种,现分别简述如下: 〔-〕、体表肿瘤电化学治疗法: 直视下,于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交界处及其中央,用1—2%奴夫卡因按进针点局麻,然后插入特制的治疗铂电针,根据肿瘤的大小,按1根针能治疗2-3cm间距肿瘤组织来计算布针格局,确定该病例需用电极针的根数。周围接负极,中央接正极连接于肿瘤治疗仪上。根据肿瘤大小,一般周围2-4-6-8-10根,中央1-2-4-6根不等。如果肿瘤大于11cm以上可用分次布针法。若肿瘤直径在3cm以内,可用一正一负布针法。若肿瘤基底部小而浅,用正、负极平行进针法。若特殊部位其基底较深的肿瘤(颜面等),为尽量减少损伤皮肤,保护容颜,可采用斜形进针法,布针时需注意各针不能互相接触,以免造成短路而形不成治疗电场效应,影响治疗效果。 (二)、体腔肿瘤的治疗方法: 目前电化学主要用于肺癌、肝癌、食道癌、贲门癌、直肠癌、宫颈癌等,而对肝海绵状血管瘤等良性肿瘤病例效果更佳。体腔肿瘤的治疗需要B超、X线、CT、内窥镜等辅助设施。 1.肺癌 根据肿瘤在肺内的分布位置,可用体外和体内两个途径进行治疗。 (1)体外法 此法用于周围型肺癌,因其靠近胸壁,容易穿刺成功,合并症也少。 术前拍正侧位及断层X光片,详细了解肿瘤的大小和部位,确定治疗方案。 病人术前禁食水,给予适量镇静止痛剂,在X线透视下确定病变的具体部位,用龙胆紫划出肿瘤与正常组织的界线,并设计进针点,然后用碘酒固定。严格消毒。无菌操作。按进针点用1一2%奴夫卡因局麻,与胸壁垂直将导管针刺入肿瘤内,深度要适宜。电极针插布完后,再行X线透视复查,检查电极是否确已插在肿瘤上,布局是否合理,进行必要的调整。用胶布将电极牢牢固定在胸壁皮肤上送回病房。按中央接负极,周围接正极的原则,接于肿瘤治疗仪上,按体表肿瘤的治疗方法进行通电治疗。布针时,若遇肋骨或肩胛骨等硬物不能按照瘤的实际情况布针时,需重新设计布针格局,但不能插入正常肺内,或者予以放弃,改用小开胸经胸腔内置入法进行治疗。 肺的体外进针法进行治疗时,应警惕气胸的发生。必要时,术前应放胸腔闭式引流。若术后观察有呼吸困难,气管移位,或X线检查有气胸时,应当机立断进行胸闭式引流或胸穿排气等,及时解除气胸,保证病人安全。 (2)小切口开胸法 此法实用于开胸手术中无法切除的肺、胸腔肿瘤,以及体表法失败的病例。此法在直视下进行,因此,准确、安全、可靠。先在全麻下按开胸手术程序进行,小切口开胸进行探查,然后按布针规律将电极针稳妥地插入肿瘤病变区,并将导管针引出胸壁,体外妥善固定,常规置胸腔闭式引流,关闭胸腔,送回病房进行电化学治疗。如果条件许可,最好在手术台上进行治疗。 2.肝癌 (1)体表入路法 适用于距体表近的肝癌以单个大肝癌为宜。治疗时,先行B超或CT定位,在B超或CT引导下,用龙胆紫在体表画出肿瘤轮廓及进针点,然后用碘酒固定。在无菌操作下,按肿瘤大小,合理置入电极针,进行电化学治疗。 (2)体内法 此法适用于术中无法手术切除,或者肝的膈面及后段等深部癌瘤。此法在直视下进行,准确、安全、可靠,效果往往比体表法优。 在硬膜外麻醉下按剖腹手术进行。进入腹腔后探查肿瘤的位置、大小、数量以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根据探查情况,按电针布置规律合理安放电极。治毕可酌情游离带蒂大网膜片,妥善复盖在电极针进入治疗后的肝表面,肝门及右下腹部放置香烟或橡皮管引流,电极经腹腔引出腹壁固定,常规关闭腹腔,送回病房进行电化学治疗。如果条件许可病情又需要,则可在手术台上进行电化学治疗。为了进一步提高疗效,可在进行电化的同时,经胃右或胃网膜右动脉插管进行肝内病变区域灌注,将导管留置,可进行500一5000次局部灌注治疗,能大大提高治疗效果。 电化治疗中产生大量的碱性液,对腹膜等有明显的刺激反应,所以,强调腹腔引流是重要的。 3.食管癌贲门癌 均选择晚期无法手术又有明显梗阻的病例。在放射线监视器的监视下,将特制的食管电极置入肿瘤区进行治疗,对一部分病例有效。据1114例统计,总有效率为69.8%。 4.直肠癌 选择低位并有梗阻无手术治疗条件的病例,可取得较好的近期效果,特别是发生的低位梗阻,有时能起到立杆见影的效果。但对直肠前壁的病例要慎重,注意保护尿道不致损伤。 5.宫颈癌 取截石位,用扩阴器撑开阴道壁显露宫颈病变处,必要时用宫颈钳牵引,按布针规律插布电针,用纱布填塞固定行电化治疗。布针时注意盆底及膀胱勿损伤,后壁处理注意勿伤直肠,以免发生直肠阴道瘘或膀胱痿。 三、临床治疗效果 (一)四级评定标准 CR(完全缓解):肿瘤消失或缩小2/3,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日常生活正常,病情稳定一年以上; PR(部分缓解):肿瘤缩小1/2左右,或残留病灶活检阴性,症状缓解,生活自理; NC(稳定):肿瘤缩小1/3左右,病灶活检阳性,病情稍有改善,生活部分自理,能维持半年; PD(进展):肿瘤缩小不明显,或稍有缩小很快又增大,病情未见好转,生活不能自理。 (二)治疗效果 根据1998年9月在我国召开的第二届国际电化学冶癌会议统计,我国156家医院共治疗的8240例,其中男5207例占63.2%,女3033占36.8%。年龄3个月一93岁。内脏肿瘤以食管癌、贲门癌、肺癌、肝癌为主。体表肿瘤以皮肤癌、乳腺癌、体表转移癌为主。按临床分期:7624例恶性肿瘤中I期749例,II期2504例,III期2862例,IV期1527例。本组以中晚期占大多数占57.4%(4389/7642)。598例良性肿瘤不分期。 1.近期疗效: 7642例恶性肿瘤中: CR: 2540例 〔33.2%〕 PR: 3272例 (42.8%) NC: 1097例 (14.4%) PD: 733例 (9.6%) CR+PR=5812例(76.1%) 598例良性肿瘤 CR: 380例 〔63.5%〕 PR: 183例 (30.6%) NC: 32例 (5.3%) PD: 3例 (0.5%) CR+PR=563例(94.1%) 2.远期疗效: 恶性肿瘤(7642例) 一年生存率:89.2% (6824例) 二年生存率:77.0% (5883例) 三年生存率:56.0% (4278例) 四年生存率:47.0% (3593例) 五年生存率:36.0% (2752例) 影响远期效果的原因主要是病变分期,其次是伴随疾病。 良性肿瘤(598例) 一年生存率:100% 二年生存率:100% 三年生存率:97% 四年生存率:96% 五年生存率:94.3% 四、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 电化学治疗比手术治疗对机体损伤小,局部扩散的机会少,具有适应症多,治疗面广,疗效确切,见效快,病人痛苦小,是其它疗法不可替代的有效新手段。目前国内已治疗了各种肿瘤万余例,使许多无计可施的晚期癌症患者获得了治疗机会,提高了生存质量,延长了生存时间。 1.适应证和禁忌症 临床经验证明,体表肿瘤是极好的临床适应症,如皮肤癌、乳腺癌、恶性黑色素瘤、甲状腺癌、体表转移癌等等,其次是肺癌、肝癌、食道癌等。 凡年大体弱,内脏功能不佳,不能接受手术、放疗、化疗等无计可施的部分病例为本疗法的适应症,有的能取得独特的效果。全身广泛转移机体极衰竭,恶病质,神志不清或无法配合等,均为禁忌证。 2.治疗剂量的掌握: 应根据肿瘤的大小和病人在应用时的具体反应来综合衡量。既要考虑肿瘤的大小,又要考虑肿瘤生长的具体部位和器官。我们体会:体表和体腔实质脏器的肿瘤,用量要相对加大,空腔脏器(仅限于食道)用量要相对减少,时间要相对延长。总的原则是:既要达到予定剂量,又要使病人尽量能够耐受,达到直径<5cm100C/cm3或直径>5cm150C/cm3的治疗用电量标准; 3.老年或重症患者,应在心电监护下进行,胸腔或食道肿瘤电化学治疗时,心电监护有其特殊的临床意义,同时静脉滴注复方丹参类等扩张冠脉的药液;以改善心肌微循环,及时处理治疗中的心电变化,保证治疗顺利完成。 4.合理应用电极针及其导管: 电化学治疗中,电针及其导管是否应用合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电针的深度一定要在肿瘤前后径的4/5以上,必要时需借助影象学来协助确定。要遵循1根电针的杀伤范围半径为1cm的规律来确定电极针的应用根数,即治疗效果决定于电极针的深度和广度。电极针的保护导管不宜插入过深,以免减少电极对肿瘤组织的接触面积,起不到治疗作用。也不宜过浅,过浅将会造成因电化后产生的强酸或强碱性液体腐蚀皮肤起不到保护作用。 5.在治疗中,肿瘤局部因电化后发生病理改变使组织崩溃,这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要随时调整各针的位置,使电流和电压维持在40—80mA,4.5-10V之间,始终保持良好的治疗状态。治疗中若突然出现电流电压计数表指针急剧下降时,可能是正负极电针互相接触发生了短路,或电极针脱落,必须及时矫正。如治疗初期因局部组织电场形成不完善有报警短路的情况时,检查确实布针合理无误,应进行强化处理,才能使其维持和恢复正常的治疗状态。 6.大的溃疡肿瘤电化后或因肿瘤组织的脱落,必然形成较大的溃疡创面,为缩短疗程,必要时作清创,病理检查确无癌细胞残留的情况下,小的创面换药自愈,大的做必要的植皮处理,或者辅助应用中药生肌散等,使其尽快愈合。 7.关于特殊部位治疗问题 特殊部位系指颜面部、大血管等体表肿瘤而言。由于所处部位的特殊性,对治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设计治疗方案更要全面细致。既要考虑对肿瘤的彻底治疗,又要考虑治疗后对局部的处理,以及对颜面的整复,最大限度的保护容颜。另一方面要合理交代病情和治疗目的,使病人和家属要有思想准备,治肿瘤是首要任务,有损容的可能性(部分因病变原已损害)。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医患的统一,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对大血管神经周围肿瘤治疗时,要熟悉局部解剖,对因肿瘤增长后改变局部解剖状况的可能性要有充分的估计,以免形成难以处理的并发症。 8.关于肿瘤电化治疗后瘤体缩小与疗效关系的看法 电化学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一大进步,有关治疗效果国际上已有统一评定标准。有时在临床上会出现急燥情绪,怨缩小不满意而信心不足。肿瘤组织是以癌细胞为主的局部增生性改变,电化治疗后局部癌细胞已经杀灭,没有局部再生长的可能是肯定的,但是局部的纤维组织是不可能完全消失的,这是物质不灭定律在肿瘤治疗后局部应有的表现,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务必要向病人合理的交代和解释清楚。我们体会,只要治疗操作方法得当,所有接受治疗的病例都会有效,这是不可置疑的。当发现效果不满意时,应从多方面去寻找原因,作出合理解释,不要轻易放弃治疗,也不要盲目地加以否定。 9.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的关系 与其它方法治疗一样,电化学治疗以后,应配合适当的全身综合治疗,解决尚未发现的转移病灶,起到互补的作用,才能巩固和发展电化学治疗的成果。本组一例直肠癌电化治疗后40天,患者存在疑虑,要求手术治疗,为了满足病人的要求,同时验证电化学治疗的效果,我们给予了手术治疗,术中见原肿瘤已全部脱落,局部组织机化,未查到癌细胞,而在小肠一处发现了绿豆大一转移灶,说明电化后配合全身治疗是必要的。 10.决定疗效的主要因素 (l)病例选择是否合理 (2)TNM分期 (3)治疗方法应用是否得当 (4)是否采用综合治疗 参考文献 1.钟耀杰:电化学治疗恶性肿瘤 《中国医学研究与临床实践》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年10月第一版125页 2.辛育龄:十年来应用电化学治疗肿瘤的临床进展《论文摘要汇编》 第三届国际生物闭合电路学术大会及第二次国际电化学治疗肿瘤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