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疗的原则--- 副反应的处理
2009-07-29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
恶心和呕吐
止吐药可预防或缓解恶心和呕吐症状.这些症状的发生与腹部放射疗法和许多化疗药物尤其是联合给药有关.有时恶心和呕吐是功能性的(参见第21节功能性呕吐)或由于癌症本身所引起.因而必须去除或纠正基础病因.
对大脑髓质呕吐中枢的刺激可有化学感受体启动区(CTZ),大脑皮质或前庭器引起,或者直接来自外周区域(如胃粘膜).止吐药似乎作用在上述区域,但作用机制尚不明了.总之,对恶心和呕吐来说,预防性药物疗法效果是要大于治疗性的.
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是治疗放射疗法和化疗以及许多疾病过程中引起的恶心和呕吐最有效的药物.除恩达斯酮(ondaetron)可引起头痛,偶见直立性低血压外,格雷西隆(granisetron)和恩达斯酮确实无毒性.这些药物属止吐疗法的一线药物,但价格昂贵.
抗多巴胺药物包括许多吩噻嗪类药物(如丙氯拉嗪,奋乃静),该类药物似乎通过选择性抑制CTZ,作用较小范围的呕吐中枢而起作用.这些属于第二线的药物是用于治疗轻度到中度的恶心和呕吐.由于大多数吩噻嗪类(除硫利达嗪和美沙达嗪之外)给足剂量情况下疗效相同,因而可根据药物副反应而选用.
甲氧氯普胺(胃复安)可刺激上消化道运动,增加动力和胃收缩的幅度,并增加十二指肠和空肠蠕动,其结果加速胃排空和肠道运行.
胃复安止吐效应可能与其胃动力作用和对一些中枢性多巴胺拮抗作用有关.主要副反应是出现椎外束症状并部分与剂量有关.盐酸苯海拉明能控制该副反应.其他副反应有嗜睡和疲乏.禁忌证是刺激消化道运动可能是危险的,如在机械性肠梗阻或穿孔时;嗜铬细胞瘤患者;癫痫患者或用药后可能发生锥外束副反应的患者.在止吐治疗方面该药大多已被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所替代.
屈大麻酚△-9-tetrahydrocaabinol,THC)准许用于治疗那些因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以及使用常规止吐药无效的患者.THC是大麻的主要精神活性成分.其止吐作用机制尚不明了,然而类大麻物质可与前脑内的阿片受体结合并可直接抑制呕吐中枢.该药已不常使用,这由于口服时生物有效性不定;对以顺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所致的恶心和呕吐无效;以及有明显副反应(如嗜睡,直立性低血压,口干,行为改变,视觉和时间感觉改变)的缘故.
血细胞减少
放射疗法和化疗期间可发生贫血,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血细胞比容<30%时可出现临床症状.治疗贫血可使用重组红细胞生成素,偶尔可输红细胞.重组红细胞生成素一般剂量为100~150u/kg,皮下注射,每周3次(成人常用剂量为10000u)可取得很好的疗效,并可减少或停止输血.血小板严重减少(血小板<10000/μl)尤其在出血时,可输血小板生成素(已有供应).该制剂将可减少输血的需求.
由于粒细胞减少使发热和感染的危险性增大,因而中性粒细胞减少(绝对计数<1000/μl)是临床上最应重视的血细胞减少症.粒细胞减少患者发热>38℃应作急症处理,对患者应即刻进行血,痰,尿,粪培养,并重点检查可能发生脓肿的部位(如视网膜,耳,直肠).局限性疼痛和触痛可能是寻找隐匿性脓肿的线索.
在大多数情况下,病情稳定的患者可用加强的门诊方案进行治疗,但在无既定治疗方案时,需住院治疗.若肺部有弥散性浸润,在鉴别诊断时应考虑到卡氏肺囊虫病并开始经验治疗,对白血病或淋巴瘤患者尤应如此.此时抗生素方案应包括甲氧苄啶-磺胺甲?f唑,氨基糖苷类和头孢霉素类药物.置有静脉导管的患者常易发生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应加用万古霉素.若发热持续24小时以上,应加半合成青霉素(如羧噻吩青霉素).发热持续72~120小时,要考虑真菌感染,在治疗方案中需加入两性霉素B.
在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脓毒血症期间,重要的治疗措施是使用细胞因子疗法,应用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或粒单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G-CSF剂量为5μg/kg,皮下或静脉输入.在发热或脓毒血症发生时即开始使用.
其他常见的副反应
腹部放射疗法所致的肠炎可用止泻药获得缓解.放射疗法所致的粘膜炎妨碍进食而造成营养不良和体重减轻.使用一些简单的方法(如进食前用镇痛剂和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食谱中排除柑橘类食物或饮料,并避免过烫饮食)可使患者继续进食和保持体重.若这些简单方法无效,只要小肠功能正常可考虑通过柔软易弯曲的塑料管进行长期消化道内营养疗法.有粘膜炎和腹泻或肠道功能异常的患者,可用消化道外营养法来替代.疼痛可能是一个棘手问题,但可用药物,局部放射疗法或外科疗法(参见第167节)来处理.同样也应注意患者精神压抑,与患者坦率讨论其所担心问题常可化解忧虑.现已有越来越多的医疗设备可用于治疗精神压抑(参见第189节).
止吐药可预防或缓解恶心和呕吐症状.这些症状的发生与腹部放射疗法和许多化疗药物尤其是联合给药有关.有时恶心和呕吐是功能性的(参见第21节功能性呕吐)或由于癌症本身所引起.因而必须去除或纠正基础病因.
对大脑髓质呕吐中枢的刺激可有化学感受体启动区(CTZ),大脑皮质或前庭器引起,或者直接来自外周区域(如胃粘膜).止吐药似乎作用在上述区域,但作用机制尚不明了.总之,对恶心和呕吐来说,预防性药物疗法效果是要大于治疗性的.
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是治疗放射疗法和化疗以及许多疾病过程中引起的恶心和呕吐最有效的药物.除恩达斯酮(ondaetron)可引起头痛,偶见直立性低血压外,格雷西隆(granisetron)和恩达斯酮确实无毒性.这些药物属止吐疗法的一线药物,但价格昂贵.
抗多巴胺药物包括许多吩噻嗪类药物(如丙氯拉嗪,奋乃静),该类药物似乎通过选择性抑制CTZ,作用较小范围的呕吐中枢而起作用.这些属于第二线的药物是用于治疗轻度到中度的恶心和呕吐.由于大多数吩噻嗪类(除硫利达嗪和美沙达嗪之外)给足剂量情况下疗效相同,因而可根据药物副反应而选用.
甲氧氯普胺(胃复安)可刺激上消化道运动,增加动力和胃收缩的幅度,并增加十二指肠和空肠蠕动,其结果加速胃排空和肠道运行.
本新闻共4页,当前在第1页1234
胃复安止吐效应可能与其胃动力作用和对一些中枢性多巴胺拮抗作用有关.主要副反应是出现椎外束症状并部分与剂量有关.盐酸苯海拉明能控制该副反应.其他副反应有嗜睡和疲乏.禁忌证是刺激消化道运动可能是危险的,如在机械性肠梗阻或穿孔时;嗜铬细胞瘤患者;癫痫患者或用药后可能发生锥外束副反应的患者.在止吐治疗方面该药大多已被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所替代.
屈大麻酚△-9-tetrahydrocaabinol,THC)准许用于治疗那些因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以及使用常规止吐药无效的患者.THC是大麻的主要精神活性成分.其止吐作用机制尚不明了,然而类大麻物质可与前脑内的阿片受体结合并可直接抑制呕吐中枢.该药已不常使用,这由于口服时生物有效性不定;对以顺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所致的恶心和呕吐无效;以及有明显副反应(如嗜睡,直立性低血压,口干,行为改变,视觉和时间感觉改变)的缘故.
血细胞减少
放射疗法和化疗期间可发生贫血,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血细胞比容<30%时可出现临床症状.治疗贫血可使用重组红细胞生成素,偶尔可输红细胞.重组红细胞生成素一般剂量为100~150u/kg,皮下注射,每周3次(成人常用剂量为10000u)可取得很好的疗效,并可减少或停止输血.血小板严重减少(血小板<10000/μl)尤其在出血时,可输血小板生成素(已有供应).该制剂将可减少输血的需求.
本新闻共4页,当前在第2页1234
由于粒细胞减少使发热和感染的危险性增大,因而中性粒细胞减少(绝对计数<1000/μl)是临床上最应重视的血细胞减少症.粒细胞减少患者发热>38℃应作急症处理,对患者应即刻进行血,痰,尿,粪培养,并重点检查可能发生脓肿的部位(如视网膜,耳,直肠).局限性疼痛和触痛可能是寻找隐匿性脓肿的线索.
在大多数情况下,病情稳定的患者可用加强的门诊方案进行治疗,但在无既定治疗方案时,需住院治疗.若肺部有弥散性浸润,在鉴别诊断时应考虑到卡氏肺囊虫病并开始经验治疗,对白血病或淋巴瘤患者尤应如此.此时抗生素方案应包括甲氧苄啶-磺胺甲?f唑,氨基糖苷类和头孢霉素类药物.置有静脉导管的患者常易发生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应加用万古霉素.若发热持续24小时以上,应加半合成青霉素(如羧噻吩青霉素).发热持续72~120小时,要考虑真菌感染,在治疗方案中需加入两性霉素B.
在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脓毒血症期间,重要的治疗措施是使用细胞因子疗法,应用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或粒单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G-CSF剂量为5μg/kg,皮下或静脉输入.在发热或脓毒血症发生时即开始使用.
其他常见的副反应
腹部放射疗法所致的肠炎可用止泻药获得缓解.放射疗法所致的粘膜炎妨碍进食而造成营养不良和体重减轻.使用一些简单的方法(如进食前用镇痛剂和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食谱中排除柑橘类食物或饮料,并避免过烫饮食)可使患者继续进食和保持体重.若这些简单方法无效,只要小肠功能正常可考虑通过柔软易弯曲的塑料管进行长期消化道内营养疗法.有粘膜炎和腹泻或肠道功能异常的患者,可用消化道外营养法来替代.疼痛可能是一个棘手问题,但可用药物,局部放射疗法或外科疗法(参见第167节)来处理.同样也应注意患者精神压抑,与患者坦率讨论其所担心问题常可化解忧虑.现已有越来越多的医疗设备可用于治疗精神压抑(参见第189节).
本新闻共4页,当前在第3页1234
本新闻共4页,当前在第4页1234
文章为中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