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癌症种类 > 脑瘤 > 脑瘤治疗 >

脑胶质瘤放射治疗

2009-08-24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
       放射线对组织细胞有杀伤作用。对生长越旺盛,分化越幼稚的细胞作用越大。恶性肿瘤细胞生长旺盛,对放射线的敏感性相对较大,是脑瘤放射治疗的基础。可用的放射线有α射线,γ射线及高速发射的电子、中子和质子。除体外放疗外,近年也用核素内放射疗法,可减少对正常脑组织的损伤。具体方法如下。
    1)单纯放疗
      脑肿瘤放射治疗在生物学及临床上都具有利条件,如脑瘤很少向颅外转移,头皮组织对放射线耐受性好,头部可采用多野、旋转或钟摆牙照射,个别脑瘤对放射线特别敏感,各类胶质瘤均可采用放射治疗,其放射敏感顺序为:髓母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髓母细胞瘤对放射治疗最敏感,多数病人放疗后病情迅速好转,并有相当长的缓解期。少突胶质细胞瘤及室管膜癌放射治疗多数是好的,星形细胞瘤进行放疗程仪半数病例有效。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疗效欠佳。垂体肿瘤(特别是非曲直嗜酸性细胞瘤)、松果体瘤对放疗均敏感。脑膜瘤与神经鞘瘤对放疗不敏感,一般不作放射治疗。非囊性肿瘤较囊性肿瘤敏感。
      据统计,脑组织在6周期性内剂量达55Gy时,约5%的病人于一年半左右发生放射区坏死,可见局部脑血管栓塞,胶质细胞增生,神经元退化,临床上常不易与肿瘤复发区别。鼻咽癌、中耳癌在放射治疗后1-2年也可出现放射性脑坏死,常被认为癌的中枢转移。放射坏死和胶质增生都是不可逆性病变,应强调预防。方法是:①不超量放射;②避免重复放射治疗;③足够的睡眠休息及充足营养;④服用激素及多种维生素。
    2)放疗与手术配合
       对于手术不能彻底切除的肿瘤,术后加用放疗可杀灭细胞或推迟肿瘤复发,延长病人寿命。颅咽管瘤对放疗不敏感,但手术后仍可进行放射治疗,以延缓肿瘤的复发或抑制肿瘤囊液分泌。
    3)放疗与化疗配合(BAR疗法)
    BAR疗法为放射增效剂BudR(溴化尿嘧啶),抗代谢剂Anti-metabollite及放射治疗Radiation三者外文第一字母的缩写,是利用脑肿瘤的特殊条件,巧妙设计的一种增高放射敏感性的放射疗法。BudR是胸腺嘧啶的类似物,肿瘤细胞在分裂中需要胸腺嘧啶的合成DNA,胸腺嘧啶在肿瘤细胞内能合成。如果使用小剂量抗代谢剂,可抑制胸腺嘧啶的合成,此时若给予胸腺嘧啶的类似物BudR,肿瘤细胞就摄取BudR来合成DNA.这些含BudR的瘤细胞对放射线极为敏感,可使放射杀伤作用增加2-3倍。具体方法有溴化尿嘧啶每日600-900mg,同时甲氨蝶呤(MTX)每日0.5-3mg由颈动脉或椎动脉持续滴注,用肝素每日100U抗凝(脑内滴注,药量为动脉给药剂量的1/5-1/10)。动脉给药后7-14天开始60CO放射治疗,组织剂量达45-60Gy(4500-6000rad)。采用BAR疗法治疗胶质瘤效果有提高,生存期延长。其副作用主要为粒细胞减少,脱发,指甲脱落及肝功能损害,一般无生命危害。
    4)硼中子捕捉疗法
    低能量中子穿过组织时不伴有组织反应,但它与某些元素如10B的核起反应,放出高能量的α粒子,其能量较所给热中子能量大108倍左右。10B化合物可进入血脑屏障不正常的脑肿瘤组织,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对肿瘤进行热中子流辐射,硼原子捕捉中子后引起原子核分裂,放出高能量α粒子,破坏肿瘤。由于α粒子的射程很短,需要开颅暴露肿瘤,再加以照射。作为10B化合物为Na2B4.10H2O2,剂量为100mg/Kg,用动脉灌注泵作颈内动脉持续灌注,12小时后开颅作热中子照射。在脑肿瘤部位放置引流条,坏死肿瘤组织由引流条排出体位。
    5)放射外科γ刀、X刀
    采用多发射源立体定位大剂量一次性照射,仅需15-20min,瘤周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易被患者接受,对于3cm以下的听神经瘤等良性肿瘤及转移瘤、术后残留肿瘤有不同程度疗效,被认为是神经外科的未来。
    6)放射光敏治疗
    BudR合并激光治疗
    7)放疗光敏治疗
    与手术与中医药配合相似,主要目的是防止复发,并治疗放疗后并发症。

病友热聊

我要提问
查看更多>>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