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癌诊断治疗方法
2010-06-10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 胆囊癌60-90%伴有胆囊结石,有人认为结石的长期慢性刺激和胆囊粘膜的损害可能是最主要的病因。胆囊的良性肿瘤恶变也是胆囊癌发病原因之一。胆囊癌临床上有慢性胆囊炎的表现,晚期可有黄疽、腹水,恶液质、胆囊肿大等。但症状缺乏特异性,待作出诊断,多属晚期。胆囊癌主要发生在50岁以上的中年人,女性多于男性,为4:1。治疗上主要以手术为主,但因术前难以正确诊断,手术时多属晚期,无法切除。切除胆囊后,多数病人一年内死亡5年生存率低于3%。不能切除者可试用化疗,放疗,中草药治疗、但疗效不肯定。
症状表现:
1.患胆囊结石的老年患者多见。2.有慢性胆囊炎表现。3.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消瘦,乏力。4.晚期有黄疸,发热,尿色深,大便色浅。5.体查:皮肤巩膜黄染,右上腹可触及肿大无压痛的胆囊,晚期有腹水征。
诊断依据:
1.患胆囊结石的老年患者,有慢性胆囊炎表现。2.B超或CT示胆囊壁增厚,腔内有呈蕈状突出物,不随体位改变或囊腔缩小或消失。3.口服胆囊造影多不显影。4.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可见胆囊血管异常和有血管池。5.腹腔镜或手术活检为癌。
治疗:
1.胆囊切除术,适于原位癌,分化好者。2.扩大胆囊切除术,切除胆囊的同时应楔形切除邻近 3-5cm的正常肝组织,清扫肝十二指肠韧带内的淋巴结和脂肪组织。如胆管受累应行胆总管T管引流并空肠造瘘、体外连接桥式转流以增加食欲,避免水、电解质失衡。3.右半肝切除,用于胆囊癌肝右叶局部转移而无肝门淋巴结转移者。4.化疗。5.放疗。6.中草药治疗。
预防常识:
由于胆囊结石与胆囊癌发生有一定关系,故应积极预防和治疗胆囊结石病。有症状的胆囊结石患者应作胆囊切胆囊良性肿瘤如腺肌瘤、息肉等有恶变的可能,应密切观察,定期行B超或其他检查,如良性肿瘤,直径大于0.8-1.0cm,年龄在45岁以上者应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因胆囊癌发展快,应及早就医,争取尽早手术切除。
症状表现:
1.患胆囊结石的老年患者多见。2.有慢性胆囊炎表现。3.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消瘦,乏力。4.晚期有黄疸,发热,尿色深,大便色浅。5.体查:皮肤巩膜黄染,右上腹可触及肿大无压痛的胆囊,晚期有腹水征。
诊断依据:
1.患胆囊结石的老年患者,有慢性胆囊炎表现。2.B超或CT示胆囊壁增厚,腔内有呈蕈状突出物,不随体位改变或囊腔缩小或消失。3.口服胆囊造影多不显影。4.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可见胆囊血管异常和有血管池。5.腹腔镜或手术活检为癌。
治疗:
1.胆囊切除术,适于原位癌,分化好者。2.扩大胆囊切除术,切除胆囊的同时应楔形切除邻近 3-5cm的正常肝组织,清扫肝十二指肠韧带内的淋巴结和脂肪组织。如胆管受累应行胆总管T管引流并空肠造瘘、体外连接桥式转流以增加食欲,避免水、电解质失衡。3.右半肝切除,用于胆囊癌肝右叶局部转移而无肝门淋巴结转移者。4.化疗。5.放疗。6.中草药治疗。
预防常识:
由于胆囊结石与胆囊癌发生有一定关系,故应积极预防和治疗胆囊结石病。有症状的胆囊结石患者应作胆囊切胆囊良性肿瘤如腺肌瘤、息肉等有恶变的可能,应密切观察,定期行B超或其他检查,如良性肿瘤,直径大于0.8-1.0cm,年龄在45岁以上者应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因胆囊癌发展快,应及早就医,争取尽早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