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老年人防止胰腺癌!
2011-06-17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我们需要做好三级预防工作:一级预防:针对病因,胰腺癌的发病与环境因素有关,如吸烟、饮酒、饮食中高脂肪、高动物蛋白等。因此要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戒烟、戒酒,对降低胰腺癌的发生有帮助。
二级预防: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包括详细询问病史,对于出现一般性消化不良症状者,需严密观察,或出现无家族史的糖尿病等,均应进一步检查。力求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三级预防:在病人确立临床诊断后,争取尽早手术切除,在附以放、化疗,生物治疗等手段进行综合治疗,以延长生存期。
其次,还应采取适当的危险因素的干预措施
胰腺癌的发病原因与发病机制迄今尚未阐明。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提示发病率增高可能与长期吸烟、高脂肪和高动物蛋白质饮食、酗酒、饮用咖啡、某些化学致癌物、内分泌代谢紊乱、胰腺慢性疾病及遗传等因素有关。一般认为可能由于多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1、饮食因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胰腺癌的发病率与饮食中动物的脂肪有关,高三酰甘油和(或)高胆固醇、低纤维素饮食似可促进或影响胰腺癌的发生日本人的胰腺癌的发病率几十年前较低,但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西方化饮食的普及,发病率增高4倍。
当人体摄入高胆固醇饮食后,部分胆固醇在体内转变为环氧化物,后者可诱发胰腺癌。此外摄入高脂肪饮食后可促进胃泌素、胰泌素、胆泌素、胆囊收缩素、胰酶泌素(CCK-PZ)等大量释放,这些胃肠道激素为强烈的胰腺增殖性刺激剂,可使胰管上皮增生、间变和促进细胞更新,并增加胰腺组织对致癌物质的易感性。
某些亚硝胺类化合物可能具有胰腺器官致癌特异性。另外,近年来发现每天饮用1~2杯咖啡者与不饮用咖啡者比较,发生胰腺癌的危险性增加2倍,如每天饮用3杯以上,则其危险性增高3倍,提示在咖啡饮料中含有1种或数种成分有促进胰腺癌的作用。
2、饮酒因素:饮酒与胰腺癌发病的确切关系尚无定论。有人认为胰腺癌的发生与长期饮用大量葡萄酒有关。饮啤酒者胰腺癌的相对危险性约2倍于不饮啤酒者。其可能原因是由于酒精摄入后可持续刺激胰腺细胞分泌活性,引起胰腺慢性炎症,导致胰腺损害,或由于酒精中含有其他致癌物质如亚硝胺等。
3、吸烟因素:许多研究资料表明吸烟与胰腺癌的发病关系密切,吸烟者胰腺癌的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2~3倍,已发病的平均年龄提前10或15年。其发病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①吸烟时烟草中某些有害成分或其代谢活性物质吸收后经胆管排泌,在某种情况下反流进入胰管,刺激胰管上皮,最终导致癌变。
②烟草中某些致癌物如烃化物、亚硝胺等可迅速地从口腔、上呼吸道黏膜及肺组织吸收,入血后经胰腺排泌。纸烟中的少量亚硝胺成分在体内可代谢活化为二异丙醇亚硝胺活性型致癌物质。
③烟草中的尼古丁促进体内儿茶酚胺释放,导致血液中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在某种方式下,高脂血症可诱发胰腺癌,这在每天吸烟40支以上的大量吸烟者尤为明显。
4、环境因素:多数学者认为职业性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可能对胰腺有致癌作用。长期接触某些金属焦碳、煤气厂工作、石棉、干洗中应用祛脂剂及接触β-萘酚胺、联苯胺、甲基胆蒽、N-亚硝基甲胺。乙酰氨基芴烃化物等化学制剂者,胰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近年来,发现胰管上皮细胞能将某些化学物质代谢转化为具有化学性致癌作用的物质,胰管上皮细胞除能分泌大量碳酸氢钠外,尚能转运脂溶性有机酸及某些化学性致癌物质,使胰腺腺泡或邻近的胰管内致癌物浓度增高,从而改变细胞内pH浓度而诱发胰腺癌。
5、内分泌代谢因素:糖尿病与胰腺癌的关系还不很清楚。一般认为,胰腺癌时常伴有慢性、阻塞性胰腺炎及胰岛纤维化。故胰腺炎、糖尿病均仅为胰腺癌的症状表现。但在遗传性,胰岛素依赖型,尤其是女性糖尿病患者中,胰腺癌发病率大大增高。
多次流产后、卵巢切除术后或子宫内膜增生等情况时可引起内分泌功能紊乱伴胰腺癌发病率增高,提示性激素可能在胰腺癌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6、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与胰腺癌的发病似有一定关系。Wyder等曾报道黑人胰腺癌发病率高于白人,在美国的犹太人群发病率也高于其他人群。曾报道一家兄妹5人中有3人分别于54.48或55岁时发生胰腺癌,且均经手术证实。
最后,需要做好社区干预工作
由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较困难,因此社区医院应普及防癌知识,定期体格检查,尤其对50岁以上的老年人。
二级预防: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包括详细询问病史,对于出现一般性消化不良症状者,需严密观察,或出现无家族史的糖尿病等,均应进一步检查。力求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三级预防:在病人确立临床诊断后,争取尽早手术切除,在附以放、化疗,生物治疗等手段进行综合治疗,以延长生存期。
其次,还应采取适当的危险因素的干预措施
胰腺癌的发病原因与发病机制迄今尚未阐明。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提示发病率增高可能与长期吸烟、高脂肪和高动物蛋白质饮食、酗酒、饮用咖啡、某些化学致癌物、内分泌代谢紊乱、胰腺慢性疾病及遗传等因素有关。一般认为可能由于多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1、饮食因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胰腺癌的发病率与饮食中动物的脂肪有关,高三酰甘油和(或)高胆固醇、低纤维素饮食似可促进或影响胰腺癌的发生日本人的胰腺癌的发病率几十年前较低,但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西方化饮食的普及,发病率增高4倍。
当人体摄入高胆固醇饮食后,部分胆固醇在体内转变为环氧化物,后者可诱发胰腺癌。此外摄入高脂肪饮食后可促进胃泌素、胰泌素、胆泌素、胆囊收缩素、胰酶泌素(CCK-PZ)等大量释放,这些胃肠道激素为强烈的胰腺增殖性刺激剂,可使胰管上皮增生、间变和促进细胞更新,并增加胰腺组织对致癌物质的易感性。
某些亚硝胺类化合物可能具有胰腺器官致癌特异性。另外,近年来发现每天饮用1~2杯咖啡者与不饮用咖啡者比较,发生胰腺癌的危险性增加2倍,如每天饮用3杯以上,则其危险性增高3倍,提示在咖啡饮料中含有1种或数种成分有促进胰腺癌的作用。
2、饮酒因素:饮酒与胰腺癌发病的确切关系尚无定论。有人认为胰腺癌的发生与长期饮用大量葡萄酒有关。饮啤酒者胰腺癌的相对危险性约2倍于不饮啤酒者。其可能原因是由于酒精摄入后可持续刺激胰腺细胞分泌活性,引起胰腺慢性炎症,导致胰腺损害,或由于酒精中含有其他致癌物质如亚硝胺等。
3、吸烟因素:许多研究资料表明吸烟与胰腺癌的发病关系密切,吸烟者胰腺癌的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2~3倍,已发病的平均年龄提前10或15年。其发病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①吸烟时烟草中某些有害成分或其代谢活性物质吸收后经胆管排泌,在某种情况下反流进入胰管,刺激胰管上皮,最终导致癌变。
②烟草中某些致癌物如烃化物、亚硝胺等可迅速地从口腔、上呼吸道黏膜及肺组织吸收,入血后经胰腺排泌。纸烟中的少量亚硝胺成分在体内可代谢活化为二异丙醇亚硝胺活性型致癌物质。
③烟草中的尼古丁促进体内儿茶酚胺释放,导致血液中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在某种方式下,高脂血症可诱发胰腺癌,这在每天吸烟40支以上的大量吸烟者尤为明显。
4、环境因素:多数学者认为职业性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可能对胰腺有致癌作用。长期接触某些金属焦碳、煤气厂工作、石棉、干洗中应用祛脂剂及接触β-萘酚胺、联苯胺、甲基胆蒽、N-亚硝基甲胺。乙酰氨基芴烃化物等化学制剂者,胰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近年来,发现胰管上皮细胞能将某些化学物质代谢转化为具有化学性致癌作用的物质,胰管上皮细胞除能分泌大量碳酸氢钠外,尚能转运脂溶性有机酸及某些化学性致癌物质,使胰腺腺泡或邻近的胰管内致癌物浓度增高,从而改变细胞内pH浓度而诱发胰腺癌。
5、内分泌代谢因素:糖尿病与胰腺癌的关系还不很清楚。一般认为,胰腺癌时常伴有慢性、阻塞性胰腺炎及胰岛纤维化。故胰腺炎、糖尿病均仅为胰腺癌的症状表现。但在遗传性,胰岛素依赖型,尤其是女性糖尿病患者中,胰腺癌发病率大大增高。
多次流产后、卵巢切除术后或子宫内膜增生等情况时可引起内分泌功能紊乱伴胰腺癌发病率增高,提示性激素可能在胰腺癌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6、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与胰腺癌的发病似有一定关系。Wyder等曾报道黑人胰腺癌发病率高于白人,在美国的犹太人群发病率也高于其他人群。曾报道一家兄妹5人中有3人分别于54.48或55岁时发生胰腺癌,且均经手术证实。
最后,需要做好社区干预工作
由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较困难,因此社区医院应普及防癌知识,定期体格检查,尤其对50岁以上的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