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汁≠水果 过多饮用增加患癌几率
2012-07-25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 大家都知道,新鲜水果与大肠癌发病危险是呈负相关的。水果本身中富含纤维、维他命C和抗氧化剂等物质,有助于预防肠癌。但是水果中富含天然的果糖,果糖对现代重大的流行病包括癌症、心脏病、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甚至痴呆症等,都能产生诸多影响。
水果在加工变成果汁的过程中营养将会丢失,所以建议吃水果尽量不要榨成汁。而且喝果汁时所吸收的大量果糖,会增加患直肠癌的几率。人们每天喝含糖饮料会对血压影响很大并会致血流中的一氧化氮含量降低,而一氧化氮对于血管的正常扩张至关重要。
另外,果糖还可能引发肝损伤,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这是因为果糖会加重肝脏负担,并转换成脂肪肝,引发高血脂,加大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同时因为脂肪肝可能引发胰岛素抗性增加,胰岛素抗性又对引发糖尿病关系极大。
研究表明,长期食用高果糖浆会导致体内脂肪非正常增长,尤其集中在腹部。这样的腹部脂肪能提高中风和患心脏病的风险。
我们每天所喝的果汁量应维持在150毫升
每天将果糖的摄入量维持在一个可控范围之下并非易事。如今,不仅果汁中有果糖,从饼干到冰淇淋等各式各样的食品和饮料都能见其踪影:添加了果糖的压块干粮和饼干,更有嚼头;冰淇淋以及酸奶饮品中添加了果糖,吃起来更加香滑;冷冻食品中用高果糖浆降低结晶;添加了高果糖浆的烘焙食物,色泽金黄,极其诱人;一罐低脂的水果味酸奶含有10小勺果糖甜味剂;一罐软饮料所含的果糖更是高达13勺……
由于水果中的纤维素在水果中大量存在,虽然不能被人体吸收,却有着独特的生理功能,即能增加粪便量,刺激肠蠕动,加速粪便排空,减少致癌物与肠壁接触时间,从而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因此预防肠癌要多吃新鲜水果,且直接食用。这样不仅能补充大量纤维素,防治便秘,增加肠内正常菌群,稀释胆汁酸等物质和致癌毒素,还能对抗新陈代谢所产生的自由基,对抗病防衰老均有价值。水果中的果酸在肠内还能抗胆汁酸及其代谢产物,有利于预防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