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百家争论 >

立秋话养生 防与养相结合

2012-08-06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
  热辣辣的太阳在八月异常热烈,相信很多人都在感慨为什么夏天还不结束,秋天怎么还没来到。其实秋天离我们已经不远了,因为8月7号,也就是明天,就立秋了。今天抗癌健康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立秋养生的话题。
 
 
 
  按照我过传统的养生理论,秋季是最适宜人体进补的季节。此时进补,既是对夏季损耗进行弥补,同时也为冬季贮存体能、积蓄能量。秋季养生,从食补开始。
 
  立秋食补总方针
 
  立秋后,果实大量成熟,瓜果、豆荚类蔬菜种类很多,鱼、肉、禽、蛋也比较丰富。人们选择食物的范围扩大了,但要注意平衡膳食。多吃温、软、淡、素、鲜的食物,生津、润燥的新鲜蔬菜和时令水果,避免凉、烫、硬、辣及油腻的食品,忌暴饮暴食,“饮食有养,贵在调配”。总之,秋季养生应以“平衡膳食、辨证配膳”为原则,进行合理的膳食搭配,才是最好的养生方略。
 
 
  立秋养生五禁忌
 
  1、忌暴饮暴食
 
  一般人到了秋季,由于气候宜人,食物丰富,往往进食过多。摄入热量过剩,会转化成脂肪堆积起来,使人发胖。在秋季饮食中,要注意适量,而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
 
  2、忌刺激食品
 
  秋天应当少吃一些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品,如尖辣椒等。另外,还要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蓄,凡是带有辛香气味的食物,都有散发的功用,因此提倡吃一些辛香气味的食物如芹菜。
 
  3、忌饮食过于生冷
 
  由于秋季天气由热转凉,人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生理代谢也发生变化。饮食特别注意不要过于生冷,寒冷食物容易导致肠胃消化不良,发生各种消化道疾患。
 
  4、忌过燥的食物
 
  中医养生小常识认为,苦燥之品易伤津耗气。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与秋季燥气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许多慢性呼吸道疾病往往从秋季开始复发或逐渐加重。所以,秋令饮食养生应忌过燥的食物,比如一些煎炸类的食物。
 
  5、忌情绪烦躁
 
  在秋季,天干物燥,人们容易感到烦躁,情绪不太稳定,容易导致抑郁症等心理方面的疾病。一定要保持开朗的性情,让自己快乐起来,多和别人交流,平心静气的对待每一件事,只有这样才能预防自己进入抑郁的心理阴影。
 
 
  立秋后预防3种常见病
 
  1、防热伤风
 
  立秋之后,温差开始变大,中午热,早晚凉。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会有所下降。此时稍一着凉,就容易鼻塞、流涕、鼻痒、打喷嚏,发烧,俗称热伤风。热伤风发热重、恶寒轻,一般病人没有寒冷的感觉,只是发热,出汗多但是热不退。
 
  2、防中暑
 
  当人在高温(一般指室温超过35℃)环境中或烈日暴晒下从事一定时间的劳动或活动,如果没有足够的防暑降温措施,体内积蓄的热量就不能向外散发,最终导致体温调节发生障碍。如过多出汗,身体失去大量水分和盐分,很容易引起中暑。
 
  3、防电冰箱肠炎
 
  立秋之后天气不会马上转凉,还是比较炎热,此时许多人依然喜欢吃冰箱中的食物。吃时似乎冰凉透心,浑身舒坦,令人惬意。但好景不长,往往几小时后即出现耶尔氏菌中毒症状,俗称“电冰箱肠炎”。表现为:腹部隐痛,畏寒、发热、浑身乏力,恶心呕吐,厌油、纳差和轻中度腹泻,严重者可致中毒性肠麻痹。
 
  总之,抗癌健康网认为,秋季养生遵循“养和防相结合”的原则,慢慢进行调整,逐渐从炎热的夏季过渡到温和的秋季中来。

病友热聊

我要提问
查看更多>>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