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带来的生命隐忧
2013-05-27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感冒生病上医院离不开药片、打针、输液。输葡萄糖、氯化钠试剂已经成为医院常见的治疗方法,无论是多大多小的毛病,人们总离不了输液。但是,事实上,输液是最危险的给药方式,日前发现临床常见急救用药碳酸氢钠因瓶内出现玻璃碎屑引发了网民的热议。
其实,专家称静脉输液是最危险的给药方式,因为这需要刺破血管并向血管中输入不属于血管的东西,注射液中异物的进图极易导致肺肉芽肿、肺水肿、静脉炎症和过敏反应等。严重者还会引发肺癌和白血病。
其实输液就是一种小手术,注射液产品中含有的微粒是难以消除的,是注射液的重视伴侣,注射液在生产、储存、运输、配置和生产过程中不可溶的微粒污染。这些不可避免的微粒一种是生产中带来的,第二章是注射液配置中带来的,最后一种是空气流动中带来的尘埃、纤维和细菌。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只有4~7微米的直径,长期输液过程中,超过4微米的微粒就会蓄积在毛细血管中,积累到一定的量就会使得血管损坏。
日前,北京某医院在对注射液抽检中发现,每一毫升20%甘露醇中可发现4~30微米的微粒598个,在1毫升50%葡萄糖加入青霉素的药液中可检出粒径2~16微米的微粒542个。这些微粒注射到血液中可想而知会发生怎么样的后果。
最后,我们在呼吁医学药品安全的同时也要谨慎输液,口服药物远比输液安全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