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热点资讯 >

海葵刺伤怎么办?

2013-08-09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
 

  最近出来许多海葵刺伤皮肤的新闻,让人们逐渐开始认识到海葵也是会伤人的,今天小编为大家科普的就是关于这个“好吃的”的威力和其处理方法。

  海葵刺伤是由腔肠动物海葵的刺线囊刺入皮肤引起的损害。因海葵体内含有多种毒素,如类似神经毒的物质、龙虾肌碱和蛇毒的催眠毒素。

  海葵约有1千种,已知能蜇人的约10余种,这种生物生活在海洋的珊瑚岛上,形似葵花或菊花,大小不一,色泽各异。目前我国沿海发现的一种橘红色纵条矶海葵,体长约2~3cm,能引起刺胞皮炎。这种海葵固着生长在水中的物体上,有时密集成群,从水面至水下10多米都能见到,它的毒性作用类似大型水母。

  各种海葵引起的蜇伤其严重程度、症状轻重不一,即使同一种海葵引起的刺胞皮炎症状轻重也因人而异。工人在养护海产、下海捕捞若遇上海葵,在皮肤接触部位常突然感到刺痛和烧灼感,很快出现米粒大红色风团或融合成片,风团约1h消退,留有丘疹,4~8h后出现痒感,丘疹增大成为丘疱疹或水疱,抓破后有渗液,约经2~3周脱痂留有色素沉着或形成苔藓样变。

  有人从海葵的触须中分离出海葵素和海葵毒。前者可引起过敏反应,出现瘙痒及丘疹、风团。海葵毒根据海葵种类的不同,其成分和毒力亦不相同。有人从海葵浸液中发现龙虾肌碱及胡芦巴碱,还发现麻痹毒素(催眼毒素),部分类似眼睛蛇毒素,可致人呼吸麻痹死亡。1988年我国李明、秦士德报告的纵条矶海葵皮炎,尚未见有全身症状和严重反应者。

  纵条矶海葵体表有大量的白色细丝,从壁孔和口中放出,称之为“枪丝”。枪丝长数厘米,漂浮于海水中,常粘附在某种物体上或脱落在泥沙里。海葵的触手无致病作用,仅枪丝可蜇伤皮肤。枪丝表面镶嵌有很密的刺胞。刺胞放射后呈粗管圆柱状,约两倍于刺胞长。其外2/3直至末端有许多细长一致的芒刺,粗管末端变细为刺丝,属于短柄P型丝刺胞,有蜇伤人体的作用,可引起刺胞皮炎。

病友热聊

我要提问
查看更多>>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