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诊所”关门了
2014-06-05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2013年11月11日,纬五路与经一路口,被誉为河南首家免费诊所的“国平义务诊所”悄然开张。
2014年6月,它悄悄关了门。
如今看来,“免费诊所”被事先不看好的人言中:“免费的东西都长不了。”
在诊所门前卖水果的崔女士说,这个诊所曾经非常红火,每天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中午还给来诊疗的患者、环卫工人、流浪乞讨者甚至附近医院陪病人的患者家属提供免费午餐。但大概一个月前,基本不接诊了,“最近几天诊所开始往外搬东西,看样子是不干了,昨天还有人搬桌椅板凳,今天门锁上了,听说这里看病是免费的,关了挺可惜的。”
大家关心的都是一个问题:“免费诊所”为什么关门了?
原因没有那么复杂,就是两个:
一、义诊的老专家们身体受不了。诊所有9名固定志愿者:4名退休的护士和5名专家。其中,赵长水等3位老专家80多岁了,每天的病号太多,高峰时达200多人,虽然后来实施了限号(每天限100人),老专家们依然忙得不可开交,连喝水和上厕所的时间都腾不出来,先后病倒。特别是周国平,有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前段时间肾功能也出现问题,在郑大一附院住院治疗将近一个月,现在刚刚出院。在没有专家的情况下,志愿者们还坚持了一段时间给患者做常规检查,但无法诊断,只能停下来。
二、诊所租用的场地房租太高。开办诊所,房租、装修、购置医疗设备花了近200万元,除去一家企业和红十字会支持的100多万元外,周国平的家人、朋友也资助了不少。压力最大并且持续性的开支还是房租。这个位置属于黄金地段,当初租的时候房租是60多万,房东还要继续涨房租。毕竟这是私人的房子,不能因为你租房做公益事业就给予减免。所以,红会和周国平商量后,决定放弃这里,寻找其他合适的场所,等到各方面条件具备后,再重新启动“免费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