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癌症种类 > 肠癌 > 肠癌治疗 >

淋巴转移影响着肠癌术后生存期

2014-08-14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

  肿瘤的大小与淋巴结转移无关,随着肿瘤的增大淋巴结转移率显著上升。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其实就是肿瘤细胞不断增殖、浸润的过程,肿瘤的大小实际反应了肿瘤的病期;肿瘤越大,病期越长,则浸润越深,越容易引起淋巴结转移。而影响直肠癌病人生存期的因素主要是肿瘤在肠壁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状况。

  研究发现年龄小于40岁的直肠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并且在40岁以下年龄段中有年龄越小转移率越高的趋势,这与青年期结直肠癌以恶性程度高的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所占比例较高,肿瘤多呈浸润性生长,易早期发生淋巴道及血道转移的特点相吻合。70岁以上年龄组的淋巴结转移率上升的原因可能与老年人确诊肿瘤往往较迟有关。

  肿瘤组织学类型按淋巴结转移率由低到高排列依次为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粘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造成差异的因素可能是它们不同的生长方式,乳头状腺癌多呈隆起型生长,管状腺癌多呈溃疡型生长,而粘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多为浸润性生长。肿瘤的分化程度决定了肿瘤的恶性程度,侵袭力高的肿瘤其分化程度均较低,如低分化腺癌、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等。

  同样类型的肿瘤其大小与浸润深度成正比,肿瘤的生长方式取决于组织学类型,而生长方式及分化程度又与肿瘤的浸润相关联。在这些相互关联的因素中与淋巴结转移的密切程度依次为: 浸润深度>大体类型>分化程度>组织类型>肿瘤大小>年龄。肿瘤浸润深度是影响淋巴结转移最主要的因素。

  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取决于肿瘤的浸润深度并与患者的年龄、肿瘤的大小、大体类型、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对肿瘤较大、呈浸润型生长、分化较差、浸润较深的直肠癌患者,术中应尽可能彻底清除引流区域内的淋巴结,术后不论病理报告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均应进行积极的辅助性治疗,以减少术后复发,提高生存率。临床实践经验和大量的研究资料证明,无淋巴结转移者5年生存率为60%~80%,而有淋巴结转移者其5年生存率为30%左右。因此,研究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根据临床病理参数,预测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结肠癌淋巴转移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等综合因素,放化疗可有效抑制原发病灶、抑制淋巴转移,减少局部复发转移率,短期疗效明显。但是放化疗也会产生很大的毒副作用,如抑制骨髓造血系统,降低白细胞和血小板数等等。因此,建议在化放疗期间对结肠癌淋巴转移患者因联合中医药治疗,温和调理减少化疗副作用,在提高远期存活率的同时改善结肠癌淋巴转移患者的全身症状和生活质量。

病友热聊

我要提问
查看更多>>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