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空气污染中的黑色杀手
2015-03-02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PM2.5已经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隐形黑色杀手。
对于环境科学来说,悬浮粒子特指空气中那些微细污染物,它们是空气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当中小于10微米直径的悬浮粒子,被定义为可吸入悬浮粒子,它们能够聚积在肺部,危害人类健康。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对人体危害最大,因为它可以直接进入肺泡。科学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PM2.5进入人体过程及后果:
PM2.5进入呼吸道,刺激并破坏气管黏膜,导致气管黏膜杀灭病毒、细菌和抵抗它们进入肺部组织的功能下降,气管黏膜的排毒功能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原本身体健康的人群可能会出现咳嗽、气管炎等症状。
患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则会造成肺部感染,引起气短、胸闷、喘憋等不适,出现急性加重反应。
对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者更是有较大的破坏力,如会增加心脏病患者的心脏负担,诱发脑梗塞等。颗粒吸入量不断增多,进而损害到肺部,损伤呼吸系统及其他系统。
糖尿病患者因自身抵抗力较弱,更易患感冒。呼吸内科专家表示,细颗粒物PM2.5等空气污染物是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子。
流行病学的调查发现,城市大气颗粒物中的多环芳烃与居民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面对Pm2.5健康专家们也纷纷支招,教居民们在雾霾天气如何做好自身防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