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热点资讯 >

生病先问“度娘”是种病

2015-11-06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
 
  据媒体报道,近日刘女士一觉醒来突然全身出现红斑,瘙痒难耐,更严重的是,她觉得气都喘不过来了。一家医院急诊科医生接诊后,判断她是严重的过敏反应,有休克危险,需要紧急处理。在为她吸氧的同时,医生开出了急救药品。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其丈夫却不急着用药,“谁知道你们开的药靠不靠谱,不急这一会,等我问问再给她吃。”医生探头一看,发现其丈夫在用百度“看病”。
 
 
  用百度“看病”,早已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在生活最为常见不过。比如说,发烧感冒,去网上百度下哪种感冒药成效最快,有个头疼脑热,去百度下如何尽快降下体温,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但是也会遇到尴尬的情况,比如糖精加鸡蛋混合吃,究竟可不可行,不同的网站和专家,给予了不同的答复,问诊求医的市民想必也是一头雾水。
 
  “度娘”貌似包罗万象,其实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其中不少都是经验之谈,比如偏方,其实对病理研究并不透彻,对于治病的效果更是极其有限。当然,也应当看到,生病问“度娘”,固然有其客观原因,比如大医院看病难、小医院又技术不过关,而在网络“问诊”无疑方便得多,长此以往,依赖症愈加严重,若非大病伤身,估计都是网上找些方子。
 
  其实,生病找“度娘”,也是一种病。到网络搜索医学知识,并非完全不行,即便是医生也要借助网络搜罗资料,提高业务水平。但是网络上方子良莠不齐,伪科学更是大行其道,如果公众没有辨别能力,而是听从其建议,最终只会与初衷背道而驰。
 
  医学是一门复杂的科学。一名普通患者掌握的医学知识再多,也不可能超过专业医生。因为患者摸到的是大象的局部,而医生看到的则是大象的全貌。所以,唯一正确的选择是把看病的事交给专业医生。
 
  对于问诊网站大行其道的现象,专家表示,对于没有专业知识的普通患者来说,问诊网站真伪难辨。由于搜索网站一般采用竞价排名的方式,搜索靠前的网站不一定权威,为患者免费解答问题的人,很可能不是专家。如果过于迷信“度娘”,难免会陷入误区,套用孟子那句“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其实“尽信网不如无网”。

病友热聊

我要提问
查看更多>>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