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百家争论 >

吃安眠药上瘾了怎么办?

2016-04-05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
 
  70岁的张大爷最近血压波动很大,心血管内科医生问诊的时候发现张大爷的睡眠很差,情绪也很焦虑,在给他调节高血压的治疗方案的同时,建议张大爷看看失眠专科,张大爷却表示“我几十年来都睡不好觉,不敢用安眠药,担心吃了药停不下来。”
 
 
  在临床工作中常常发现有很多老年人担心长期使用安眠药物会成瘾,戒不了,甚至有些人错误地认为吃安眠药会把人吃傻,所以排斥安眠药。其实这是一种很大的误解。大多数安眠药都是安全的,成瘾性很低。目前为了解决安眠药的成瘾性问题,世卫组织规定:使用任何一种安眠药,医生处方最好不要超过4周。临床一般推荐使用同一种安眠药连续服用不超过2—4周。所以,只要合理使用安眠药,定期(约2—4周)更换安眠药,就可以避免成瘾性。
 
  但是小编指出,对于老年人的失眠,药物并不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可以选择非药物治疗,如认知行为治疗。大部分失眠患者长期对失眠本身感到恐惧,过分关注失眠的不良后果,因此常常在临近睡眠时感到紧张、担心睡不好,这些负面情绪会使睡眠进一步恶化,失眠的加重又反过来影响患者情绪,两者形成恶性循环。而认知治疗目的就是改变患者的不良认知,改变患者对睡眠的不合理信念。认知疗法常常与刺激控制疗法和睡眠限制疗法联合使用组成睡眠的认知行为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基本内容:1.保持合理的睡眠期望;2.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于失眠;3.保持自然入睡,避免强行要求自己入睡;4.不要过分关注睡眠;5.不要因为一晚没睡好就产生挫败感;6.培养对失眠影响的耐受性。其实说简单点就是让患者明白睡眠是顺其自然的理念。
 
  当非药物治疗无效的时候则需要选择药物进行治疗,对一些失眠严重的老年患者,可以联合药物和非药物的疗法,效果更好。值得提醒的是,老年人使用药物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跌倒、骨折等意外伤害。用药过程中需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病友热聊

我要提问
查看更多>>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