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吃点红枣就完事儿了?真正靠谱的做法是……
2021-10-28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 贫血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尤其女性更容易贫血。当我们出现贫血的时候,脑子里浮现的第一个想法一定是老妈曾经叮嘱的“多吃红枣补补血!”
贫血吃红枣,真的有效吗?
其实贫血也分为好几种类型,如果是缺铁性贫血,那么吃红枣、阿胶等,可以起到一定效果,因为红枣中含有铁,而阿胶中有胶原蛋白,吃一些是有好处的,但是效果比较有限。
如果是其他类型的贫血,那么吃红枣、阿胶就基本上没有用了。
常见的贫血类型有哪些?
1.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一种贫血,是由于体内的铁消耗殆尽,无法满足红细胞的生成所需,从而导致红细胞生产不足,导致贫血。这种贫血高发于育龄妇女、婴幼儿。
引起这种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主要是缺乏营养元素和慢性失血。有些减肥的女性或营养不良的老人,因为摄入的营养物质较少,铁元素不足从而引发贫血。
而慢性失血则可由痔疮、月经量过大或消化道肿瘤引起。
缺铁性贫血如何治疗?
主要是从饮食入手,多吃一些含铁量高的食物,比如红肉、木耳、香菇、菠菜、紫菜等。年龄比较大的患者最好做一个胃肠镜,排除肿瘤因素。
2.巨幼细胞性贫血
这种贫血是由于遗传性DNA合成障碍、体内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所导致。
这类患者除了出现贫血的症状外,还可能有胃肠道疾病、肝病、神经系统疾病,从而具有虚弱、乏力、四肢麻木、头晕心悸等症状,严重者还会有感染和出血的表现。
同时,巨幼细胞性贫血还有一个明显的体征,即“牛肉样舌”,患者舌苔萎缩,可伴舌痛,很容易发现。
巨幼细胞性贫血如何治疗?
如果患者有胃肠道疾病等其他原发性疾病,那么应先治疗原发性疾病。同时需补充缺乏的维生素B12以及叶酸。
3.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是指红细胞破坏过多、寿命缩短所引起的贫血。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患者本身的红细胞膜存在缺陷,或红细胞受到药物、感染等外在因素的刺激。
通常这类患者还会伴有黄疸、浓茶色尿等症状,在诊断时需要和肝脏疾病相区分。
溶血性贫血如何治疗?
针对溶血性贫血的治疗,应确定病因再对症治疗,比如停止用药、控制感染等。对于自身免疫性贫血症,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可以有较为理想的疗效。病情较严重的患者可以采用输血或成分输血的方式进行治疗。
4.再生障碍性贫血
这是由造血干细胞异常所引起的红细胞减少,同时白细胞与血小板减少的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常常有发热、出血等伴随症状。
造成此种贫血的原因比较复杂,常见的有药物因素、有害化学物质、电离辐射、病毒感染等。
再生障碍性贫血如何治疗?
确诊了再生障碍性贫血之后,需要进行病因治疗、支持疗法和促进骨髓造血恢复等治疗。同时应注意定期复查,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还要预防感冒、腹泻等感染性疾病,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过度劳累。
除了良性贫血外,还有一些贫血是由恶性血液肿瘤所引起,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白血病了。因此当我们出现贫血症状时,千万不要自己买点红枣吃了就完事儿,还是要到医院做明确诊断,再进行科学、规范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