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疾病关注 >

明明手术已经把肿瘤切除了,为什么还会复发啊?

2022-05-05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
        在大部分癌症的治疗中,手术治疗往往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因为手术治疗的效果立竿见影,可以直接将癌症切除。于是,有很多人会问,既然手术可以把癌症病灶切除,那为什么还会复发,术后为什么还要做放化疗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一.癌细胞很小,肉眼无法看见
  一个肿瘤细胞的直径大约是10微米,比头发丝细的多,肉眼根本看不见,需要借助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后才能看得比较清晰。有研究人员做过相关的研究,发现直径1立方厘米左右的肿瘤团块中大概有10的9次方个癌细胞,也就是10亿个癌细胞。
  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正常细胞生长一样,需要血管供血以吸收营养物质,因此在肿瘤的极早期,肿瘤细胞就有可能通过血液循环,跑到全身各处的组织,例如肝脏,肺脏,大脑,脊柱等等。虽然大部分癌细胞可能无法在其他器官生存,或者被免疫细胞杀死,但也会有小部分癌细胞在这些远处的器官生存或者休眠,等到机体免疫力低下或其他合适机会时,这小部分癌细胞开始生长,造成远处转移。
  二.虽然手术治疗很有效,但无法替代放化疗
  做手术时,只能切除显微镜下肉眼可见的癌症肿块,以及适当的切除一些周围看似“正常”,但有可能存在癌细胞浸润的组织,然后清扫周围的淋巴结。举个例子,在进行结肠癌手术时,往往需要切除至少距离肿瘤5厘米左右的肠管,随后清扫结肠周围的淋巴结。之后将切下来的组织送去病理科化验,如果切缘没有发现癌细胞就可认为肉眼可见的癌细胞都已经切除了,这种手术就是通常所说的根治性手术。
  一般,外科医生会告诉患者及家属手术很成功,肉眼可见的癌细胞都已经切除。然而,术后是否需要放化疗,需要根据病理结果进行判断。
  如果病理结果发现是早期,肿瘤直径不大或者浸润比较浅表,也没有淋巴结转移,那么说明体内残留癌细胞的几率很低,术后放化疗的作用比较小,不能显著地降低复发率或者转移率,不能提高生存期,就无需放化疗。
  如果病理发现肿瘤分期偏晚,已经出现了淋巴结转移,癌细胞跑到远处血管或者淋巴器官的可能性较大,通过放化疗可以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期,则术后需要接受放化疗,杀死那些肉眼看不见的癌细胞。
  三.目前的检测手段,难以检测到这些癌细胞
  不少人都产生过这样的想法:手术之后,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检测一下,身体里是否有残留的癌细胞?很可惜,目前为止没有很好的办法能精确的判断患者体内是否还有癌细胞,包括临床上常用的CT、核磁共振、PET/CT检查这些影像学手段,以及抽血化验、肿瘤标志物、循环肿瘤细胞、肿瘤游离DNA等手段,都很难发现残留在身体内部的癌细胞。
  术后哪些患者需要放化疗,主要是根据临床试验的结果,如果放化疗能给患者带来好处,降低复发率或者提高生存期,则建议放化疗。然而这是基于群体的数据,对于接受化疗的患者而言,并非所有人都能从中获益,目前还无法做到精准化治疗。
  因此,尽管手术是非常好的治疗方案,但需要客观看待,术后也有可能复发。手术只能切除肉眼可见的癌细胞,手术无法替代放化疗,只有综合治疗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复发率。

病友热聊

我要提问
查看更多>>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