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疾病关注 >

化疗引起肝损伤,该如何应对?

2022-06-02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
  肿瘤患者在化疗时,服用的药物需要通过肝脏代谢,因此一个健康的肝脏对于患者治疗和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化疗药物在代谢时也会损伤肝脏,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定措施来保护肝脏。
  哪些化疗药物会导致肝脏损伤?
  化疗药物造成的肝损伤,属于药物性肝损伤,一般在一般在给药后1~4周出现。容易导致肝脏毒性的化疗药物有环磷酰胺、阿霉素、紫杉醇、奥沙利铂、长春碱类、曲妥珠单抗等。大多数患者的肝损伤都为轻中型,有的患者会出现乏力、厌油、食欲下降和肝区疼痛的症状,一般可在停药后自行恢复,但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急性或亚急性肝衰竭。
  肝脏损伤有哪些标志?
  1.谷丙转氨酶(ALT)
  是肝细胞损伤最敏感的指标,参考值0-50U/L,升高可能是药物中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胆道疾病、流感等等;
  2.谷草转氨酶(AST)
  女性参考值0-50U/L,AST也可以检查肝损伤,通常与ALT联合检测,来判断肝脏或其他器官是否受损。AST升高一般意味着酒精性肝病、肝硬化、甲状腺疾病等等;
  3.碱性磷脂酶(ALP)
  成人女性参考值40-150U/L,ALP升高常见于肝胆疾病如胆管阻塞、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等等,以及骨骼疾病、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感染、怀孕等非肝胆因素;
  4.谷氨酰转肽酶(GGT)
  参考值0~50U/L,正常情况下GGT的水平较低,当肝脏损伤时,GGT会明显上升。GGT主要用于诊断很多肝胆疾病,如胆管阻塞、急慢性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癌等;
  5.总胆红素(TBIL)
  参考值2~20μmol/L,总胆红素是肝功能检查中最为基础的一项,是判断黄疸的重要依据,可以帮助诊断肝胆疾病和血液疾病。
  发生肝损伤怎么办?
  对于癌症患者来说,因药物导致肝损伤不可避免,但我们可以想办法在维持治疗的同时保护肝脏,减少肝脏损伤的程度。
  当化疗后出现药物性肝损伤时,一般医生会根据患者肝损伤的程度,来调整化疗药物的种类和剂量。
  剂量调整原则:
  对于1~2级不良反应(疲劳、性欲改变、皮肤干燥等),在不影响后续治疗的情况下,待副作用好转后一般可以维持原剂量继续使用药物;
  3级以上不良反应(脱发、色素沉着或严重恶心呕吐等),首次出现可减低药物剂量25%,再次出现可考虑再次减量或停药。
  关于停药的原则:
  1
  ALT或AST大于最大参考值的8倍;
  2
  ALT或AST大于最大参考值的5倍,持续2周;
  3
  ALT或AST大于最大参考值的3倍,且TBIL大于最大值的2倍或者INR>1.5;
  4
  血清ALT或AST大于最大参考值的3倍,伴随逐渐加重的疲劳、恶心、呕吐、右上腹疼痛、发热、皮疹和/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5%)。
  为了保护肝脏,减轻肝脏负担,建议患者在饮食上多吃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以及低脂肪的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来修复肝脏;遵医嘱用药,不得随意改变剂量或换药;谨慎使用保健品,使用前应咨询医生,并定期复查相关指标。

病友热聊

我要提问
查看更多>>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