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癌症种类 > 血管瘤 > 血管瘤预防 >

四肢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

2009-08-06 抗癌健康网

专注健康 关爱生命

四肢是血管瘤好发部位之一,由于血管瘤可向深层组织扩展,侵犯肌肉、腱膜、关节、骨骼引起患肢功能障碍,甚至致残。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尽早进行有效治疗。
  上肢血管瘤根据病理学形态及临床特征可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囊状血管瘤、血管球瘤。
  1.毛细血管瘤由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形成,皮肤呈红色或紫红色病损,边界清楚而不规则,扁平或稍高出皮肤。镜下真皮内大量毛细血管增生呈网状,血管内充满血液。
  2.海绵状血管是由很多大小和形态极不规则血管管腔组成,腔隙外围有厚薄不均的结缔组织包绕。
  海绵状血管瘤初生时即存在,但多数在数月后才被发现,初起呈结节状高出皮肤肿块,多为单发,也可多发,呈串珠状,血管瘤逐渐增大,向邻近组织扩展,侵犯皮肤、皮下、肌肉、关节甚至骨骼,肿块质软,界限不清,压之缩小,灌注征阳性。由于血管瘤侵犯皮下组织,皮肤颜色为紫蓝色。患肢肌肉无力,间隙性或持续性疼痛,严重者可出现肢体萎缩。侵入关节则引起关节疼痛,运动受限。侵害肢体肌群可伴发肌纤维硬化综合征,后期出现肌肉硬化、挛缩畸形,最终导致患肢功能障碍。
  3.混合型血管瘤血管瘤组织学形态结构及临床特征具有毛细血管瘤及海绵状血管瘤特点,即表层皮肤是毛细血管瘤病变,深层皮肤及皮下组织是海绵状血管瘤。初起表层皮肤呈红斑结节状隆起肿物,质软、压之缩小,表面皮肤红斑境界清楚。深层海绵状血管瘤侵犯深层肌肉及周围皮下组织,界限不清,血管瘤随着患儿年龄增长也不断增大,向周围扩展,破坏邻近正常组织,影响患肢功能,有患肢无力,胀痛等症状。套样囊状血管瘤则不能采用手术治疗,因囊状血管外壁贴近皮下组织,内壁紧贴肌肉和臆膜组织,血管瘤的腔壁很薄,所以无法将血管瘤组织从正常组织中分离出来,即使牺牲正常组织也很难将血管瘤切除。笔者认为范围较大的囊状血管瘤子术治疗应视为是禁忌证。采用传统的各种治疗方法效果均不理想。
  【治疗】
  局限性血管瘤可采用手术切除治疗。但范围广泛的海绵状血管瘤,周围界限不清,侵犯肌臆肌肉,甚至骨骼,特别是手部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更加困难,根本无法将血管瘤从正常组织中分离解剖出来,若彻底切除,必然要牺牲正常组织,与血管瘤病变组织一同切除,造成正常组织破坏过多,术后引起患肢功能障碍或致残。近年来,手、足部海绵状血管瘤均不主张手术治疗。部分手部海绵状血管瘤病人经数次手术治疗后仍未治愈,并引起患指功能障碍及畸形。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因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放射治疗常作为毛细血管瘤首选治疗方法。但最新的研究表明,放射治疗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结果,放射性损伤年产生的萎缩性疤痕其远期恶变率明显上升,色素缺失,组织器官萎缩,局部畸形、功能障碍给患者造成的不利影响甚至超过了血管瘤本身对患者的影响,以致于众专家们不得不对放射疗法治疗血管瘤进行重新评价,国际医疗机已经将此列为禁忌。范围局限性毛细血管瘤可采用冷冻、激光治疗。但愈后有显性疤痕。